一百家有这么一家。
而且也会得到救济。
至少不会出现大量的流民。
看到这些情形,几个儿子,都对父亲服气了。
自从小弟被处死后,他们都害怕父亲。
而现在,他们才明白父亲的苦。
看到百姓的笑脸,还有一个个由衷地感激,厉郡守也是心满意足了。
他不后悔杀子。
该杀!
留下来,其他几个儿子都算不过那小儿子。
但是,他想到一个问题。
自己走后该怎么办?
这时,他听到一处庙里,传来声音。
“山神老爷,保佑大王千岁啊!”
“你错了,应该是万岁!”
“是啊,大王一直在,我们才能一直有好日子。”
“没错,我家之前在北边,一年三次修宫殿,两年我家就破产了。”
“自从来到这里,才重新安居乐业,这都是大王的恩情啊!”
“没错,我们要祈祷山神老爷,让大王一直活着。”
一直活着吗?
厉郡守并不怕死,也从不想长生之事。
可是看着一个个百姓发自内心的想法,他也有些动摇了。
他是知道的,之前的皇帝,几十年了,没有人能劝说他改变。
都是应付。
只有他这一把利剑。
所以为百姓计,他不能指望别人。
他只能指望自己!
他要长生!
他要一直看顾百姓。
这是他的责任!
他觉悟了。
于是,他第一次开始去拜神了。
希望山神给自己长生。
……
赵清玉有些失望,他发现厉郡守也变得软弱了,控制不住内心。
这是可笑的。
长生,不是凡人所能求的。
他也不会给第二个人长生。
那样的话,自己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这是不可行的。
他不会那样做。
不过,这个人果然通过了考验。
竟然一直坚守住本心。
于是他开始化成一个童子,以某个巧合——在厉郡守出行的时候,他出现在对方面前。
接着是晕倒在地。
果然,被厉郡守所救,接着问明了情况之后,顺利拜对方为义父,被对方收养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孤儿有很多。
如果是郡守亲自看到的,就会收在名下,有功夫就亲自教养。
……
“人之初……”
随后,赵清玉得到了儒家学派的教育。
这是自然而然的。
深入之后,赵清玉逐渐了解了厉郡守的成长经历。
对方是真将那些圣人经典,当成做人的原则。
而绝大部分人,只将它们当成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头。
比如必学的《大学》。
是个管员都会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
然而真得能够照着做的,万中取一。
那首辅阁老,一脸的清流做派,不妨碍他家人靠着他的势力,收拢一个郡的土地。
而首辅从来没有真正制止过。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