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忧愁。
虽然说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实乃寻常。
但是听说这小子着实有些风流……
他有些担心女儿将来会吃亏,又不好违逆老爷子。
同时他心里也知道老爷子的算盘。
贾赦那混蛋竟然是太上皇的私生子,好家伙,妹妹这是给他们家生了个凤子龙孙?
若非眼下已经是宁康帝当朝做主,他们张家单凭这一点,就要起飞了。
眼下虽然略有坎坷,但是只要贾琏能够熬过去,凭他的身份和能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地步,他们都不大敢想。
所以,老爷子想留一留女儿的终身大事,他是理解的,毕竟是为了家族着想,将这个带着龙血的外孙牢牢绑定住。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早一点看到贾琏的潜力。
若是老早就将两边亲事作定的话,现在的国公夫人,就是他们张家的了……
……
荣国府,东跨院,当贾琏快马停到大门口之时,早已守在此处的贾芸立马迎了上来。
贾琏放眼看去,只见原本东跨院门口的黑油大门已然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和荣国府正门那般,威才严肃穆的红油漆铜门。
“侄儿请二叔安。”
贾琏没有理会笑嘻嘻的贾芸,下马之后,走到七步台阶之前,瞻仰眼前的门户。
贾芸见状笑道:“按照二叔的吩咐,侄儿已经将大门换过了,就仿着两府正门的样式,重新修建了一番。
为了车马进出方便,也在两边开了两道角门。
左边角门是供二爷二奶奶车马出行的,右边则是奴才们日常出入所用。”
贾琏顺着贾芸的话往两边瞅了瞅。
因着荣国府本身不俗的东西宽度,哪怕仅仅是东路院,在左右两边开两道角门,也丝毫不显紧凑和狭隘。
“不过还请二叔见谅,实在不知道二叔这么快就会回来,如今也只是把外头这面子工程先弄好了,里头一概都还没怎么动工。
对了,正好二叔回来,侄儿正有两件要紧事,讨二叔的示下。”
“什么事。”
贾芸小跑两步到台阶上,指着大门上面预留的悬挂门匾的地方,笑道:“如今大门已经落成,但是该挂什么匾额,侄儿一时还没有主意,还请二叔示下。”
贾琏望了一眼眼前颇具气派的门楣,抬腿走了上去。
待走上最后一个台面,他才正色开口:“就挂‘荣国公府’吧。”
其实贾琏也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一朝只该有一个荣国府,朝廷也只会认一个荣国府。
而且,他也没有打算和贾家的人彻底分开,即便是如今另立新宅,他在“不分家”这一点上,也没有和贾母争执。
既然不分家,甚至凤姐儿仍旧还要在荣国府里管家,那就说明两边仍旧是一府,他也无需另立门楣。
可是,贾琏之前想要从荣国府分出去,主要就是因为明年就要迎娶宝钗和黛玉进门,到时候他不想让她们进那边“敕造荣国府”的大门,他想要的是她们进他贾琏的大门。
若是一切都还和以前“黑油大门”时期一样,那他折腾这一番所谓何故?难道就为了他两口子名正言顺的搬进大观园?
并不如此。
他之所以不彻底分出去,一个是因为皇帝的态度,另一个则是贾母等人的执意挽留。
但他却明白,他最终是一定会出去另成一府的。
所以,将大观园和东跨院连成一处作为新宅,不过是权宜之计、折中之法。
几相权衡之下,贾琏觉得,既然他身上挂的荣国公的爵位,那他的宅院,挂个“荣国公府”没什么问题吧?
至于和西边的“敕造荣国府”重复,挂上去会不会惹人议论……
是一定会惹人议论的,哪怕是荣国府本身的人,也会觉得惊奇。
正好,他现在需要这种议论。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其实是“龙子龙孙”。
什么,你不相信?
那你去宁荣街那边瞅瞅,一个敕造荣国府,一个荣国公府,就问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等天下人都认定他乃是龙子龙孙,等宁康帝彻底将太上皇的残存势力扫清,不再觉得他的身份是威胁之时,就是他赢回身份的时候。
到那时,王爵不过探囊取物而已。
而对贾芸等人来说,尽管觉得挂荣国府的字样另类,毕竟从没听说一朝有两个相同爵府的。
但是贾琏既然这般郑重的开口了,那就说明贾琏自有算计,他们当然不会置喙。
眼见贾琏就要往大门内走,贾芸赶忙指着大门之外道:“那这外头呢,可也要按照两府那般,雕刻两座石狮子镇着?”
贾琏回头望了一眼,觉得宽阔平坦的大门前也没什么不好,还方便宾客驻车。
于是一边往门内走,一边淡淡的吩咐:“石狮子就不用了,外头就这样挺好。”
挂匾额有必要性,弄两个石狮子和敕造荣国府的石狮子肩并肩,互起冲突却没什么太大必要。
终究只是个临时宅院而已,等他将来另立王府之后,就里就要还给贾政或者贾兰的。
!-- 翻页上aD开始 -->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