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飞机是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缩影。
最新的科学、最高的技术、最现代化的装备往往首先在航空事业中得到应用。飞机的高技术和飞行的特殊性,使飞行人员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
而每个飞行员的飞行成本,比较先进的第三代战机,飞行一个小时成本是25万元一小时。如果按照一个飞行员一年飞两百个小时来算的话,成本就是5千万元。
据中国空军有关部门概算,单单培养一名能够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歼-8飞行员。其成本折合黄金为57公斤,与飞行员体重基本相等。
而歼10、歼11这样的三代机的那就更多了。
如此巨大的费用。使飞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可无人机不一样,第一,它不受飞行员数量的限制,在高烈度战争中,被击落了就是被击落了,大不了再造一架就行。
飞行员要是没了那可就什么都完了,否则二战中日本在海军精英飞行员损失殆尽后不得不搞出自杀式的神风特攻队了。
其次,随着航空科技的发展。战斗机的机动能力越来越强,但人体所能承受的过载是有限的,无人机却没有这方面的制约。因此,从机动性上而言,在未来战场上,无人机在有人机的面前毫无疑问地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正因为上述原因,欧洲人放弃了第四代有人战斗机的研发,而把注意力放在了新一代隐身无人机上面。
比如由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联合研制的欧洲无人机“神经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