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香江一九八四 > 第二二一章 “救命恩人”

第二二一章 “救命恩人”(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80年代,院线制度是香港电影业的经济支柱,起初是邵氏嘉禾新艺城三足鼎立,金公主嘉禾邵氏三大华语片电影院线逐鹿香江。$$$().()()().()

邵氏清盘前,德宝制作的电影一直排在嘉禾院线上映,但经历多次黄金档期和场次被“正宗嘉禾出品”挤掉之后,潘笛笙决定建立自己的院线业务。借助邵氏清盘的东风,德宝院线趁势而起。除了德宝外,黑马国际亦是踩着邵氏院线的尸身,屹立在香港影坛。

然而香港影坛从三国争霸演变为四国演义,本质上仍旧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四家院线控制香港影坛,垄断香港电影的黄金档期。

随着陈平安的黑马国际横空杀出,接二连三拍摄出票房大卖的卖座片,香港影坛提前进入繁荣期,来自韩国日本台湾东南亚的众多外资都想进入香港影坛,从中分一杯羹。

然则四家龙头电影公司资金充足;独立制片公司只能依附于四大院线,依靠金主提供资金拍摄电影,拍出来的电影安排在四大院线上映。四大院线垄断香港影坛的局面,使得外资资金难以寸进,虽然偶尔也能投拍港片,却无法获得院线黄金档期及当红影星主演,并且还要承担不的风险。

黑马国际推出的多厅戏院模式,为外资打开一扇门,亦能分得部分黄金档期。但是在外资看来,黑马国际太坑。

上映条件苛刻,粗制滥造电影一律拒绝。今年下半年,《幽灵斗僵尸》就坑了数千万外资。台湾日本韩国南洋等地的资金投资香港独立电影公司制作的跟风片。全都被黑马院线拒之门外。除了两部在独立戏院上映后赔的稀里哗啦,其他好多都躺在仓库里。

至于带回本地上映收回成本……想都不要想!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韩日台湾南洋等地都是旗帜性标杆。只要在香港卖座,在其他地方亦能卖座。而且外埠票房远远超过香港本土收益。但是你在香港都无法上映,拿到外地凭什么获得档期?凭什么保证票房?

所以时下影坛,虽然表面上是嘉禾金公主德宝以及黑马国际四家竞相逐鹿,黑马国际保持领先优势,但暗地里已经是暗流涌动。

来自韩国日本台湾南洋等地的大批资金想要进入香港影坛,却苦于没有门路,就连陈平安的江湖筹金令也主要是以香港电影公司为主,除了台湾同行能沾光,都不带其他地方资金玩。

蔡松林就是认准这一。来到香港后想要拉拢陈荣美和冯炳忠,另组院线,专门充当外资和本港独立制片公司的“中介人”。大家合伙开戏,拍出来的电影不仅可以在新宝院线上映,外方投资还可以带回本土市场继续盈利。

如此一来,香港众多独立电影公司能够摆脱对四大院线的依赖,还能够多赚钱;而外资亦有用武之地,真正从繁荣的香港影坛攫取高额利润!

“西方国家,对于垄断一事向来深恶痛绝。多次出台律法治理垄断企业。而香港影坛,居然被四大院线垄断到现在,这是民主的倒退!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组建院线。为广大同行争取平等地位,更是为了打破垄断,让香港影坛真正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真正属于香港电影人的大时代!”

蔡松林猛然转身,炯炯有神看着陈荣美和冯秉仲。朗然道:“两位可愿与我共同开创这一时代,成为香港影坛的救世主!”

陈荣美和冯秉仲确实有几分动心。在后世。他俩就是离开金公主另起炉灶,虽然没想过当什么救世主,却也是看重外资和本港独立制片公司的“中介人”角色,为其中的利润而动心。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