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如谦要去的,就是比云水县更南,但又靠近府城的位置。
他足足赶了四天的路,终于抵达一个名叫安阳的县,那里倒也没什么稀奇的青菜,但他在店里打尖休息的时候,吃到了一种菜干。
这菜干与斜阳县的豆角有几分相似,但又长又细,和大骨肉一起炖出来,吸饱了汤汁,还依旧能保持劲道。
郑如谦一边吃一边直呼过瘾,故意在老板做饭时过去套近乎,终于把这菜干的名字套出来了。
原来这玩意也叫豆角,和斜阳县秋季采收的胖短豆角不同,这种是瘦长豆角。
之所以晾成豆角干,是村里一个大娘觉得冬天老吃萝卜白菜有点难受,就想办法保存其他季节的蔬菜。
后来意外发现,长豆角加盐水煮熟再晾干以后,炖菜格外好吃,就在县里流传了起来。
老板一边烧火,一边洋洋得意,“不是我吹,豆角干就咱们安阳县才有,但凡吃上几口就没有不爱的,每年还总有外地人过来买上几斤。”
郑如谦故作不屑,“这豆角谁家没有,煮熟了晒干也不是很困难,何故要来安阳县买?”
“这你就不知道了,别的地方也有人制作豆角干,但做出来的都差点风味。”老板摇头,“还不是因为这豆角也分品种,安阳县的豆角做豆角干最好吃。”
郑如谦恍然大悟,吃完饭抹着嘴离开。
姜四问他,“公子是要运两车干豆角回府衙?”
郑如谦点头,又摇了摇头。
干豆角要买,虽然安阳县距离安水郡四日的距离不算太远,但郑如谦已经没有足够信赖的人手了,全交给庞大山又总觉得不妥,索性试试自栽自种。
买点豆角种子回去,让村里的大娘们发挥光与热。
当天,主仆两个运着两车干豆角回去了。
两斤的豆角晒干只有一两,所以这豆角干的价格真不便宜,寻常菜价两文已是不错,但这豆角干能卖到五十文一斤,两车五百斤的豆角干足足用了二十五两银。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