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算起。
从斜阳县到安水郡,再到丰京,郑如谦运的货几乎都给了悠然居,也习惯了送悠然居。
他仅在云水县一家干货店寄卖了些雪菜干与豆角干,因为利润偏低被忽略。
感谢大掌柜的打击,郑如谦开始思考起跟其他店铺的合作,甚至想着要不要自己开一家干货店。
很快马车停在家门口。
兄妹俩手牵手走进小院,大哥还没下学,只有温知允和长宴迎出来,身后跟着个张姑姑,手里还端着盘糕点。
“你们回来了?”长宴眼前一亮,“姑姑刚做了枣糕,来得可真是时候,要不要尝尝?”
说完,他极其自然地接过盘子,送到哥哥与妹妹跟前。
张姑姑笑吟吟地看着,没感觉什么不对。
温知允却是奇怪地歪了歪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偏偏又说不出来。
姜笙已经擦干净小手,抓起糕点塞进嘴里。
郑如谦还在望着盘子里的碎枣泥发愣,“这是……”
“这是丹阳郡的糕点,簪花小院作坊里有个大姐的娘家就在丹阳郡,她曾经跟我讲过,要用糯米面和上细腻的枣泥再蒸出来。正好你昨儿运来的枣子又大又新鲜,我就试了试。”张香莲抿嘴轻笑。
市面上的面分很多种。
粗粮价格最便宜,也是普通人吃的最多的。
精粮价格高,没点家底都不敢买,姜笙兄妹也是到了斜阳县租房才吃上第一顿精面。
糯米面的价格就更贵了,因为可以加雇城墙,最贵卖到过百文一斤。
姜笙刚才两口吞下的糕点,不过拳头大小,成本就已超过三十文。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