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泉引出这则典故,是在敲打豫州学宫院长,让他不要以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跟他一样,可以为了圣道什么都不顾。
人终究是要吃饭的。
就算半圣不要,他的家人孩子也要。
众目睽睽之下,主考官对着一州学宫的院长说“何不食肉糜”,虽然他本意可能并非如此,结果却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在扇豫州学宫院长的脸,啪啪响的那种。
豫州学宫院长也已经是一位老人了,被人当面讽刺,而且对方还是一位年纪比自己要小至少十几岁的“小辈”,心情自然高兴不起来,脸色青白变幻,咬牙切齿。
不过还能怎么办呢?
对方身份地位摆在面前,他若是用年龄和辈分压对方,只会落得一个“为老不尊”的名声。
于是豫州学宫院长怒哼一声,甩袖转过了头,不再理会这位来自圣院的主考官。
徐泉也乐得自在,专心致志地捏住文印继续观看姜陵作答。
似乎在他的世界里,除了姜陵之外,再无其他人值得他这般关心。
…………
考房里。
作完《书之妙》后,姜陵仅仅休息了几分钟,便再次翻开了试卷。
“诗赋”的下一科乃是经义。
这种题目的类型有点像是后世的“议论文”,都是给考生一个玄而又玄的命题,然后根据考生自身对于题目的理解,自行答题。
不过不同的是,经义显然严谨许多,不仅禁止“无中生有”,而且观点最好还是从众圣经典中引用而出。
否则一个不小心,“丁等”就找上门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