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服装厂采取的是保底加提成的做法,服装行业有淡旺季,六月初到八月属于一年之中最淡的月份,夏天没多少活,不给点饭钱工人就都跑光了。
时代不同。
国情也不同。
七十年代的劳苦大众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与力气,他们将吃苦耐劳的美德发挥到极致。
相对应的人力成本也很低。
苏青禾了解过县城国营制衣厂的工资标准,学徒工第一年的工资是每个月十八块钱,这个工资是死工资。
相当于干多干少拿的工资都是一样的。
很显然,这样的薪酬制度并不适应于刚起步的加工点,她采用的是底薪加提成,即在收入上有保证,但又没有上限。
能者多劳,干的多拿的工资就多。
这样能充分调动起每个工人的积极性,加工点的工人少,要想大批量出货,那就得根本上解决人手少的问题,只要钱给到位,缝纫机都能给你踩冒烟。
“保底工资十五元,超出保底的活儿,另外还有提成,提成多少,按衣服的价格算,
比如说汗衫这类做工简单的衣服,提成肯定要低一点,衬衫外套类做工复杂的,提成相对应也高。”
大家都是只上过扫盲班的人,哪里听说过保底、提成这样的词儿,苏青禾看大家一头雾水,便揉碎了解释了一遍。
“保底就是最基本的工资,
咱们服装点的女工只要做够任务就能拿到这笔钱,而提成是额外的钱,相当于大家可以挣两份钱,多劳者挣的钱也多。”
这次大家听明白了。
场面一时更加沸腾。
我滴个乖乖,这要是勤快点,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都快赶上城里的正式工人了啊!
www.llewen.cc。m.llewen.cc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