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长天万里 > 三十六 比本事招亲

三十六 比本事招亲(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戴黑色瓜皮小帽的束族长个子不高,声音却响亮:“丹阳的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守丹阳是保苏锡常,保沪嘉杭,应该向他们征粮。”

王族长虽然懦弱,也附和说:“没丹阳挡着,长毛早把苏南占了,苏南各县都应交粮。”

春东等他们把话说完,不慌不忙站起来说:“蒋族长是长辈,大华蒋家也是从宜兴迁来,我们是同祖同宗。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田里种出来的,可是没有军队在丹阳到金坛一线守着,长毛早就把东乡这一片占了,田就种不成,米也就没有,命有没有都不好说。

朝廷正在苏锡常、沪嘉杭征粮,但远水不解近渴。为什么这一次找祠堂?原因是祠堂都有公田,从明朝以来,祠堂的田就只交一半田赋;祠堂都有义仓,备有存粮用来救急济贫。守丹阳保苏南,也是保自己。丹阳失守,长毛打过来也是先烧祠堂,先杀先抢富户,穷人家没什么可抢可烧的,我说得对不对?大家如果觉得我说得对,一家祠堂二百石大米,明天送到县衙。”

春东中肯实在的讲话,让族长们无言以对,大眼瞪小眼,沉默片刻,贺族长把托着下巴的手举起来说:“我贺家祠堂出二百石。”他带了头,另外几个族长也先后举手表态,各出二百石大米,明日送到县衙。

皇塘春东熟,找到荆族长,由他出面请吴、李、徐三个大祠堂的族长吃饭。

在饭桌上,春东说:“覆巢之下无完卵,丹阳守不住,皇塘也完蛋,晚牺牲不如早牺牲,晚牺牲帮长毛,早牺牲帮自己。”

荆族长表示赞同,他拍拍椅子扶手说:“军人牺牲性命,我们就牺牲点粮食,没问题。”

春东说:“那我就提个建议,荆家出五百石,其余各家二百石,怎么样?”

四个族长都同意,第二天,各家就把粮食送到了丹阳县衙。

征收军粮任务超额完成,黄师爷回县衙,春东回家。当兵至今五年多,春东是第一次回家,母亲高兴得泪水直流,抱着儿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觉得比在家时高了些、壮实了些、肤色黑了些,下巴的黄黄的汗毛变成了黑胡子,硬得扎手。

村上人也都来了,堂屋挤得满满,有看人的,有打听消息的。

“清军能不能守得住?”

“长毛会不会打到皇塘来?”

“春东当什么官了,一个月多少银子?”

天黑了,村上人陆续离去,里屋外屋的灯都点亮了,灯芯调到最大,火苗都有一二寸高,外屋里屋都很明亮,春东在屋里转转看看,没看见大黑猫,便问“家里的大黑猫呢?”

母亲说:“生了一窝小猫,村上要小猫的人来看,大黑猫叼着小猫搬家,也不知搬哪儿去了。”

“也许来看小猫的人有属老虎的人,让大黑猫害怕了。”

母亲摸着扭了筋的脖子说:“还有这种事?”

春东笑说:“丹阳北边人家有这种说法。”

晚饭比往时晚,九贞想着春东爱吃的几个菜一一都做了,做了饭还煮青菜肉馅馄饨,吃了一碗又添一碗,吃得春东有点撑,摸着滚圆的肚子笑着说:“有六个月了。”

这话提醒了父亲,说:“你二舅给你提了一门亲事,尧塘镇上人家,家境不错,姑娘漂亮,什么时候有空,回家把婚事办了。”

母亲说:“二十四了,不打仗都几个孩子了,你不结婚,春南也不好结,不能大麦不收收小麦。”

春东脸微微发红,有些腼腆地说:“打完仗再说吧。”

“听蝲蛄叫就不种田了,这事不能拖。”

“章总兵要把女儿嫁我,我也没答应。”

母亲一下来了精神,笑着问:“章总兵女儿漂亮么?”

“还行。”

“脾气好么?”

“还行。”

“她什么属相?”

“好像属羊。”

“那不行,羊入虎口,不能长久。”

父亲说:“这事以后再说,早点睡吧,我看春东有点困了。”

春东和黄师爷一个星期,征收到二千一百石大米。高家骅和钱谷师爷张又昌跑导士、里庄,用了半个月时间,只征收到三百石大米。高家骅在里庄喝醉了,与人打了一架,把一个顶嘴的保长一只耳朵打聋了。

章囯良听说后很生气,与夫人说:“比文比武比征粮,家骅都输了,永梅的婚事你别争了,听我的吧。”

夫人还是不愿意,态度严厉地说:“写文章雕虫小技,举石头摔跤是江湖杂耍,征粮也没什么,春东是当地人,人熟好办事,军人要比马上功夫。”

章囯良见夫人固执己见,便说:“好好好,什么时候让他们真刀真枪在马上拼杀一次。”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