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长天万里 > 一百十四 两个难剃的头

一百十四 两个难剃的头(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蒋知县问道:“班乡绅看来生活节俭,营养不足,平时都吃什么?”

“回大人,有什么吃什么,给什么吃什么。”心地单纯头脑简单的乞丐战战兢兢如实回答。

蒋知县大声道:“大胆乞丐!竟敢冒充班占豪,打三十大板。”

“大人饶命,班老爷说打二十板,怎么多打十板?”乞丐有些委屈地问。

“班老爷还说什么?”

“打一板,管一天饭。”乞丐实事求是回答。

“那你一个月不用乞讨了。”

两个皂隶上前,一个抬腿,一脚把乞丐踹倒在地,另一个举棍,欲打乞丐。

“乞丐代人受过,无罪免打。”蒋知县对皂隶说,他又对乞丐说,“你回去告诉班老爷,让他明天上午来领杖责,晚到一天多加十杖。”

“谢知县老爷。”只顾皮内吃饱,不顾皮肉吃苦的乞丐用力磕头,大了些尺寸的帽子掉在地上,露出了有好几个疤的瘌痢头,众人大笑,乞丐慌忙捡起帽子往头上一扣,头也不回的往外跑。

蒋知县看他衣裤很干净,忙对张班头说:“你把他叫住,让他把裤子脱下来,放在地上拍打三十下,这样回去,他说挨了三十板子,人家才信。”

张班头拿了棍子追出去,一会儿回来说:“打过了。”

蒋知县看着张班头,有些生气地问:“张班头,你不认识班占豪吗?为什么带一个乞丐来?”

张班头忙往地上一跪,有些惶恐地说:“大人恕罪,以前对这种事,只要有人来挨打就行,不管是谁,田主都是找乞丐和长工来替打的。”

“该打的不打,不该打的挨打,有什么用,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拘人者一并打板子,你们听见没有?”

“听见了。”众衙役异口同声地回答。”

下午,蒋贤去普宁寺拜会僧会司王僧会。

普宁寺前有两棵八百年的菩提树,挺拔苍翠,荫遮山门。山门里是一个不宽的穿堂,迎门供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过穿堂是一个宽大的天井。天井往里是大雄宝殿,供着三世佛,佛像连座两丈多高。佛像前有供桌、香炉、功德箱、跪垫,两侧是一排排一个个相连的黄布圆垫。

四十多个衣着相仿的和尚,还有十几个衣着不同的信众,盘腿坐在圆垫上诵经。领着大家念经的是高高胖胖大脑袋的明智方丈,他是本寺住持,也是僧会司僧会。他旁边是一个敲木鱼的小和尚,他念一句,小和尚就敲一下人云亦云的木鱼。

“举佛音节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发施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蒋贤想,佛门子弟的礼仪规矩还不少,他站在檐下听着,明智方丈看见了,让另一方丈领诵,他起身走出大殿,说:“大人光临,佛殿生辉。”

“下午得闲,来听大师教诲。”

“岂敢,里面请。”

大殿东侧有一个六角门,进门又是一个小院,院内有十几间房,是僧会司办公和部分僧侣的住屋。二人在堂屋方桌前坐下,有小和尚来给二人沏茶。

蒋贤往四周看看,墙上有彩色壁画,画的是佛经故事,有的地方已经掉漆褪色,他随口问道:“我看有信众也来念经,都念什么经?”

“一般是《金刚经》,人有磨难或为人轻贱,是因先世罪业,常诵此经,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诵经还有什么好处?”

“开发智慧,传达实相,消除烦恼,成无上道。”

“若大家都念经,人人都成无上道,好不好呢?别把宗教看得过高,印度是宗教国家,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罗马帝国是基督教国家,奥斯曼帝国是伊斯兰国家,都灭亡了。”

明智方丈听出了弦外之音,说:“大人有话请讲。”

“本县上半年的地丁税银尚未完成,我想请僧会司帮帮忙,武阳有寺庙三百多座,僧侣四五千人,田地一万多亩,各个寺庙分担一点,帮助缴纳地丁银。”

明智方丈摸摸光秃秃的大脑袋说:“寺庙历来不交税。”

“道光年间,我县只有寺庙二三十座,僧侣二三百人,田地四五百亩。长毛造反以后,寺庙发展得太多太滥,占地太多,假僧侣也不少,王僧会应该心里有数,僧会司要管一管,寺庙、僧侣、田地数至少减少一半。寺庙占地这么多,怎么能不交税?”

“我怕有些寺庙方丈不听僧会司的。”明智方长为难地说。”

“你和他们说,武阳县不是佛国,朝廷设僧会司,就是管寺庙的,寺庙就得听僧会司的,有不听的,你告知本县,本县有办法。另外,下半年准备疏浚十里河,寺庙人多力量大,也要分担些工程。”

“疏浚十里河是好事,自古循吏为民造命,莫不以导水兴利为第一义。不过,让僧侣们到工地上念经尚可,去挖土挑河恐损佛门的尊严。”

“寺田也要灌溉,搞水利对百姓对寺庙都是好事,挖土挑河比收租化缘有尊严,就这么定了。”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