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虽然允许私人诊所存了,青山诊所也没改。
没必要。
冯爷爷要的是易济堂,不是青山诊所。
他姓冯,可他是易家人。
赵丽丽说道:“我知道,离我家不远,一个不大的医院,但环境不错,我小时候去看过病,水平一般。”
她当然记得那家医院,是她小时候的噩梦。
利民医院在云江边上,院里有很多大树,不像个医院,更像个疗养院。
在赵丽丽眼中,那里就是个疗养院。
她六岁的时候,有了次发烧,就是到利民医治的。
离家里近嘛,小孩发烧也不是大病。
利民医院的医生说是急性肺炎,那就治吧,打了几天的针,反反复复的。
就是打了针就退烧了,药力一过温度就上来了。
利民医院的医生又说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开始打价格昂贵的进口药。
可仍是一样,反反复复的,治了两个周。
后来,赵强直她带到青山诊所。
冯神医都没开中药,去买了两个药片就治好了。
赵丽丽得的是病毒性感冒,两个药片一共才花了一毛钱。
她在利民医院断断续续花了一百多,十五年前的一百多。
赵丽丽就再也没去过利民医院。
一个病毒性感冒,他们都检查不出来。
“利民医院最早是一所军队医院,后来,军队走了,医院保留了下来,就改名云江利民医院,归属了云江区。”
江兆辉说道:“像这种小医院,几乎全靠市府输血,可市府也没钱,他们就很能生存下来,前不久,市府提议让他们并入人民医院,算是人民医院在云江区的一个分院,人民医院不想要,就这么僵在这了,小师弟,如果你去找关副府长,把利民医院改名易济堂,也许关副府长会同意。”
“市府会同意?”
易飞也不敢确定。
现在是有民营医院,国家也有相关政策。
可国家医疗市场全面放开大约还得十多年。
有关医疗的政策,他也不熟。
利民医院再小、再差,也是公立医院。
别说现在,就是过几年,所谓的民营医院还是一些小诊所或者游医。
“应该会吧。”
江兆辉说道:“易济堂本就是临东历史的一张铭牌,你要恢复易济堂本就符合建设新临东的目标,就算运行过程中多少有点不符合规定,大家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一个马上就要关门的小医院。
本身就是个包袱,有人来背,市府巴不得呢。
看小说,上塔读小说支持我,追读最新更新000rv8ks</label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