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看得出来,兰德的领导者从一开始就具有较大的野心,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成为全球顶级咨询公司。
而【松果智库】想要发展好,就得先从选题上下手。
从一些‘挑巧’的课题下手。
可以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国际热点问题,如信息技术、苏联核能、股灾;再到苏联解体、两德合并、后冷战时代战略等全球万众瞩目的“明星“问题。
如果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其成果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就能在无形中扩大公司的知名度,吸引到更多的业务的投资。
而且也要吸引到英国各大银行和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否则一个人吃独食的后果是很严重。
要是能够英国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对这家公司的发展才更有保障。
徐洛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他打算吸引几个英王室的人来做股东。
最合适的对象就是安妮公主,因为她热衷于这方面的事情。
能压得住人。
另外一点也要给小查,因为那个家伙心眼小得很。
第二个方面是做大量预测性的课题。
预测性课题最大的特点是其结果是可以量化的,准还是不准、差距有多大,与最终发生的实际情况一对照就知道。
尽管这类课题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预测准确为咨询机构所带来的声望要远远大于预测失败所造成的损害。
另外也可以巧妙为很多事情找到借口。
他只要招揽一群人,再将议题抛出去给他们研究,那些人自然就会对此进行研究。
第三方面。
将课题的研究角度往更偏于宏观管理、规划层面研究,因为这个角度的层次高,角度新,更容易引起高层管理者的重视。
同时要让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虽然课题可能来自多个领域,但要求研究人员不必精通每个领域,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在各方面都可以应用。
同时选那些辐射范围广,更容易为该领域之外的人甚至普通民众所接收,能形成更广泛社会影响的方向。
如此类似于兰德公司的策略,相信也能够如兰德公司那样,占据咨询业的高端领域。
更主要的是高端咨询不仅社会影响力更大,再加上接触的多是政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资金和项目来源也更容易得到保证。
虽然策略与兰德公司如出一辙,然而他比兰德公司更有优势。
这种战略发展也可以看作经济学上的长远投资或风险投资,徐洛可以比其他人抢先知道某一事物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未来世界。
然后投入一定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并极力宣扬与该新事物有关的各种信息,就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也许这种宣传暂时不被接收,可当人们做事后诸葛亮时,肯定会求助于【松果】这个该领域的先行者。
就像是他之前在意大利做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语言一样。
发展的方向做好后,接下来就开始将这家公司变得正式化。
如招募股东、招募研究人员。
股东这种事情需要他来招最为合适,弗兰克在这方面还是不够。
只要机构搭建起来,他的第一个课题就打算做股灾将会发生的可能性。
因为不止是他一个人知道会有股灾,华尔街有个叫保罗·都铎·琼斯的经济学家,在1986年中期便预料会遭到股市崩盘,并为此设计几套应对之策。
到了股灾的那段时间,琼斯所管理的都铎期货基金赚得高达62%的投资报酬。
将这家智库的发展思路都做好后,徐洛开始休息。
次日一早。
与荣老板一起前往锂电池研究室。
与古迪纳夫等研究人员打过招呼,古迪纳夫就拿出最新研究的锂电池……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