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吗
,我真不会演戏啊
热门推荐:
“《情书》?原来是爱情电影吗。”
中影的总裁办公室,三爷用热毛巾洗了把脸,粗略过了一遍内容。
在这期间,方沂打量了一下室内的摆件――微型迎客松,万里江山图,各类荣誉奖状,以及文房四宝。
门前的收纳柜那里,甚至还放置了打水用的印有鸳鸯的铁盆,铁盆旁的墙漆是绿色的。
典型干部风啊。
三爷的目光放在方沂脸上,他原本蹙着的眉伸展开,忽然道:
“有人指点你吗?我以为你,才是我的青春――起码代表了一些吧。”
方沂笑道:“但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一样。这一代人的青春没人来拍啊,可他们现在最有消费力,不是吗?”
两人又聊了一段时间“青春”的话题。
钱倒不是问题,三爷之前已经承诺过。方沂只要不过于离谱,拍些邪典的cult片子,三爷都会给钱。
谈的实际上是钱之外的事情。
比如为国内类型片电影献计献策。三爷就反应过来,“你也算是敢为天下先,假如你这部片子成功了,后面跟风的就不少了……大家都该记你的情。”
贾樟可有句话说的好,大概导演过了三十岁,他的电影就永远的重复自己年轻时候的经历。
所以贾樟可的电影老是以小县城的男青年为视角,同样的,当冯大炮拍起爱情电影的时候,那种老男人对大妞的贫嘴和诙谐,几乎是形影不离。
国师和姜纹在此前的研讨会上就提过,“今天的观众,要用今天的导演来讨好,我们落伍了,我们年轻时候的世界,和今天已经有很大不同。”
说这些什么意义呢?
其实以八零后为主的消费群体,
并没有看到他们真正想看到的集体电影,大导们的年代距离他们已经有些遥远,而两方都没有反应过来。
三爷最后道,“你的电影,自然是你来做男主,”他看着方沂的脸,重重点头强调,“一定要你来做男主,你千万不要撂担子……至于女演员,如果你不好找,我去帮你说情。”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