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诗诗美眸中异彩连连,像是发现了新世界。
殷成涛耐心地看完了报纸,他点头评价道:“不错,这个西门要吹雪确实很有才华,但这个陶耳山人和鲁迅同样不差。特别是鲁迅,一篇文章令人回味无穷,寓意深刻。真没有想到,我们山阴还有三个这样的大才。”
…………
“卖报了,卖报了,咱们山阴人自己的报纸!”
“只要两文钱,就能放眼看世界!”
“杭州成立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表示要培养出更好的蚕种!”
……
一大清早,数十个报童就穿着统一的服饰,挎着个布包,里面塞满了报纸。他们分区域的沿街叫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报纸,在这个时代还是稀罕物,只有大城市才有。
在绍兴,那还是和诗都可以用白话文来写,无论的言语优美度和立意深度,都不比文言文差。
但对于一些老儒来说,这报纸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祸国殃民。
他们气得直哆嗦,厉喝着:
“这写的什么狗屁东西,如此直白,是给读书人看得么?”
“有辱斯文,简直是有辱斯文。这陶耳山人、鲁迅、西门要吹雪简直把书读到狗身上去了,行文如此不堪入目。”
“如玷污圣人之学,这三人都该死!”
……
知府同样也在看报纸,同样也不喜欢白话文。
只不过他不喜欢归不喜欢,用白话文写文章又不犯法。
即便他是知府,也没办法勒令报社不得用白话文。
除非报社刊登违禁文章。
更何况如今时局复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京城上跳下窜,要学日本人搞什么变法,他在这个时候也不想节外生枝,安静地看着就是。
或许,这民报也是受他们指使成立的也说不定。
他可不想沾染麻烦。
不仅仅是山阴城,治下其他八县,陶成章都派人各自送去了五百分报纸售卖,反正离得都不远,快马加鞭下午就能送到。
虽然这么做肯定亏钱,但民报要的是名气。
于是一日之间,民报在山阴府大火。
随处可见讨论民报内容的人,读书人讨论文章和诗词,百姓讨论《射雕英雄传》,当然还有好多谩骂和诋毁民报的人。
一场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