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韩桢骑在战马之上,左右两侧是刘锜和史文辉,身后是几十名亲卫。
他倒是不怕赵宋设伏,且不说济阴郡附近遍布斥候营的探子,就算没有,韩桢也自信能带领几十名亲卫,杀出重围。
距离军营五里外,一座高台矗立在官道一侧的旷野之上。
官道对面,两百捧日军骑兵护送着一支车队迎面而来。
赵宋为此次和谈,准备的极为周到。
车队未至,一群侍女先行来到高台,铺设红毯,洒上鲜花,随后又取出酒水干果蜜饯等摆放在长桌之上。
韩桢一行人看的稀奇,刘锜忍不住感慨道:“到底是赵宋,和谈经验果真丰富。”
“哈哈哈!”
这番话把韩桢逗笑了。
待侍女们布置妥当后,韩桢吩咐亲卫原地待命,随后翻身下马,龙行虎步的朝着高台走去。
史文辉与刘锜赶忙下马,紧随其后。
另一边,李邦彦三人也走下马车。
吴敏病未痊愈,面色苍白,在两名侍从的搀扶下,虚弱的朝着高台走去。
噔噔噔!
沉重的脚步声,在对面阶梯响起,如踏在他们的心头。
下一刻,一道霸气英武的身影,出现在三人面前。
锐利的目光在李邦彦三人身上扫过,让他们一阵心惊肉跳。
收回目光,韩桢轻笑道:“李相公,别来无恙。”
“韩县长豪气不减。”
李邦彦拱了拱手,回敬了一个笑容,而后介绍道:“这位是我大宋崇国公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
又一个奸臣!
和谈的三人,两个软骨头奸臣,吴敏倒是有些气节,可如今大病未愈,今日强撑着前来,估摸着是充当吉祥物的。
韩桢心头大喜,笑着朝白时中拱了拱手。
白时中赶忙回礼。
不等韩桢介绍,身侧的史文辉自报家门:“吾乃韩县长麾下录事参军史文辉!”
“坐!”
韩桢招呼一声,自顾自地拉开一张太师椅坐下,完全一副主人做派。
这一举动,根本不合礼制,但李邦彦三人却不敢多言,只得落座。
落座之后,李邦彦正要说些场面话,却见对面的韩桢率先开口,先声夺人道:“既是和谈,双方理当开门见山,谈得拢就谈,谈不拢就继续打!”
韩桢身子微微前倾,一股压迫感顿时扑面而来:“说说你们的条件罢!”
咕隆!
李邦彦咽了口唾沫,朝白时中使了个眼色。
见状,白时中在心中组织了一番措辞,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我大宋陛下的意思,是让韩县长归还应天府、濮州、广济军三州之地。”
“不可能!”
刘锜果断拒绝。
吴敏咳嗽了两声,语气虚弱道:“濮州与广济军可以不还,但应天府乃是中枢要地,必须归还。韩县长麾下的青州军虽勇猛,可连番征战多日,想必已是人疲马乏,军中粮草也应是不多了,我十万西军即将抵达开封府,再打下去,胜负犹未可知。”
他到底是有些才干的,通过刘锜两次索要粮草,推断出青州军也已到了极限。
士兵疲惫,且后勤紧缺,粮草断绝。
韩桢冷笑一声:“我与伱赌一场,就赌在西军到达之前,我麾下将士能否攻下东京城!你若胜了,山东之地我拱手奉还,可敢?”
此话一出,李邦彦三人面色大变。
一时间,高台上的气氛也变得凝重。
就在这时,一旁的史文辉笑道:“县长何必置气,和谈和谈,重在一个谈字,莫要伤了和气。”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