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长春秘籍
“那时已是晚上,在无极观,先师无极道长向我简单地述说了一下最后一场论辩的情形,原来朝廷组织此次论辩,完全是佛门弟子在背后主使的,目的在于得到无极门世代相传的一本经书。佛门那边三个人分别是八思以及他的师父、师叔,论辩一开始便直入正题,佛门逼迫先师交出那本经书,先师自然不肯,两下便动起了手,结果双方斗了整整一天,我的两位师兄惨死,先师无极道长也受了伤,但据先师所言,他也重创了八思和他的师父、师叔。”
孔见的话虽然简短,但在场的人听了无不惊叹,无极道长以一己之力重创佛门三大高人,道行之高简直难以令人置信。
孔见继续道:“可是我与先师说了并未多久,忽然四周起火,转眼间尚未完全建成的无极观便被大火笼罩,有人在外高喊:奉旨取缔无极观。紧急之中我师父告诉我,这一定是那群和尚早就预谋好的,想要铲除无极观,眼下最要紧的是保护经堂的经书。说完便冲了出去,我也跟着向外走,但刚到外边,我便被几个和尚擒住,关押起来。过了好久我才知道,师父那晚已经陨落,道经也被抢了。”
“孔见道长,被抢的经文是什么?”一位道人忽然问道。
“《老子化胡经》!”孔见淡淡道。
什么!竟然是《老子化胡经》?道家阵营里乱了起来,大部分老道情绪相当激愤。
“阿弥陀佛!恕我犯嗔,我听了孔见真人的话却不得不说,真乃一派胡言!”那摩和尚脸现怒色。
这边道家阵营的老道们却根本不管那摩是否愤怒,有几个人跳到孔见面前,大声质问起他来。
“孔老道,前些天你可没说经书是《老子化胡经》,只说是长春门秘籍,你是不是故意欺瞒?”
“不错,你在给各大门派的信中,说的是帮助无极门夺回秘籍,难道秘籍就是《老子化胡经》?”
群情激动之下,有不少老道周身竟然开始凝聚起了真气,他们身边的人不得不闪开避让。
孔见老道看了这一切,并不慌张,相反,嘴角却露出一丝冷笑。良久,他终于说话了:“哼哼,我如果实话实说经书是《老子化胡经》,难道诸位肯不远万里赶到这里来么?”
“啊?你竟敢欺骗我们!”许多人暴怒起来,说话间便要动手。
孔见却一捋短须:“哼,欺骗?我在写给各大门派的信中早已说明,来与不来并不强求,这能算欺骗?你们甘心上当,又怎能怨得了他人?”
“好个贼道,还敢狡辩!”一个道长上前一步,便要出手。
“且慢!待问明了再动手也不迟,难道还跑了他不成。”太清宫余光将那人拦住,转头问孔见:“孔道长,你为什么要欺骗大家,是不是要给大家一个交待?”
孔见斜了他一眼:“想不到太清宫的高人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你既然要交待,那我就给你们一个交待。所谓佛道之争,并不是我们无极门与佛家的论争,而是天下道家与天下佛门的论争,诸位道友前来参加论辩,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义不容辞的么?还有,天下道家同本共源,原本该守望相助,但当年先师诚心邀请天下道家前来相助,却无一人前来,所谓道出一家的情谊又在哪里?既然诸位不讲道家情份,此次佛道论辩,我也只好另寻办法,纠集大家至此。”
余光道:“你说的并非无理,但也不该存心欺骗!”
孔见冷笑道:“我并没有欺骗诸位,那《老子化胡经》确实是长春真人遗留的秘籍。”
“嘿嘿,长春真人遗留的又有什么用?你们拿这东西作宝贝,不见得其它人对它感兴趣。”一位老道插话道。
其实老道说得不错,比如少林寺的镇宗之宝是达摩禅师留下的木鱼,少林和尚珍视无比,但在其它门派的人看来却是毫无用处。同样,无极门看重长春子留下的经书,在别人眼里也是一般之物。
孔见却看也不看那人,不屑道:“你们就认定无极门的这本经书与你们的经书一般无二?”
嗯?难道这本《老子化胡经》另有玄机?是不是说长春子留下的这本经书,与流传的化胡经只是名字相同,内容却是别的?
所有的道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一时再没人向孔见发问。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