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婉看到人群中,身着素色长衫,带着几个简单随从,不卑不亢走上前来的沈万堂时,她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那艳丽的妆容下,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
“草民沈万堂,恭迎天使。”沈万堂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却又不失世家气度。
不等御史开口,沈万堂便直起身,朗声道:“草民知朝廷近日为北方军饷及江淮赈灾之事操劳,沈氏忝为江淮子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义不容辞。特备下薄礼一份,聊表寸心,还望大人代为转呈天听。”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随从,将几大箱整理得整整齐齐的账册、清册,以及一份措辞谦卑、数额巨大的捐献清单,恭敬地呈了上去。
年轻的少女将军御史看着那些账册,又看了看沈万堂平静而坦诚的眼神,锐利的目光中,那股审视和警惕,悄然消散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意外和……欣赏?
她没有立刻表态,只是点了点头:“沈先生深明大义,本御史心领了。这些东西,我会如实上奏陛下。”
沈万堂知道,他赌对了。这一步“主动臣服”,虽然屈辱,虽然代价巨大,却成功地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
数日后,京城传来消息。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沈万堂“忠君爱国,深明大义”,不仅没有为难沈家,反而将沈万堂捐献的部分银两,以“嘉奖”的名义,返还了一小部分,用于沈家子弟入国子监的“束修”。那位御史大人在扬州府盘桓数日,除了例行公事地巡查一番,并未对沈家有任何实质性的为难。
江淮的烟雨依旧朦胧,秦淮河的画舫依旧凌波。沈家府邸,似乎还是那个沈家府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沈家收敛了往日的锋芒,行事低调了许多。沈万堂时常告诫子弟:“财富权势,皆如过眼云烟,唯有‘忠顺’二字方能保家族长久。”
北方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终究没有蔓延到这片水乡。沈家,以一种近乎“自毁长城”的方式,主动斩断了那些可能招致祸端的“根须”,向朝廷献上了最彻底的“臣服”,从而在这场诡异致命的“风雨”中,保住了家族的火种,避免了全族覆灭的命运。这烟雨江南的生存智慧,虽无金戈铁马的壮烈,却也透着一股惊心动魄的决断与无奈。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