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当西夏军队突然发现背后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骑兵,他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戒备甚至是开始有一点恐慌,在这之后李元昊才会得到奏报并做出应对的措施。事实上,兵力雄厚的李元昊完全可以下令让负责殿后的后军阻截甚至是消灭王珪的这支骑兵,可他最后的命令却是显得相当具有仪式感。李元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并集体掉头与身后的宋军相向而阵,也就是说,他准备以堂堂正正之势击败这支宋军。
看上去李元昊此举显得很有军人的礼节,但实际情况却是他准备以十倍优势的兵力全歼对面的宋军。这哪里是什么骑士精神,分明就是变态级别的以强凌弱,可即便如此李元昊的如意算盘这一次却注定打不响。要知道王珪可不是之前三川口之战时的宋军主将刘平,他手下的这三千人也不是毫无机动性可言的步兵,而全是装具齐全的骑兵。刘平当时面对李元昊的十万大军可以说是插翅难逃,但王珪却不一样,他现在完全可以立马开溜,更何况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去硬拼?我是骑兵,我撒腿就跑不行吗?然而,如果我们以为王珪会转身就逃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不难想象的是,李元昊的这数万正在行军途中的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阵型的重新布置有多难,这里面单是传递号令就得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王珪显然不会像之前的刘平那样坐等李元昊摆好姿势再与之交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要想胜利就得出奇制胜,你按部就班地与之交锋指定是失败的下场。
看着眼前的西夏军队正在慌忙地列阵,再看看更前方的西夏军队则在乱哄哄地开始调头,王珪瞬间就明白了李元昊的用意,宋军此时不主动出击更待何时?
趁着西夏军队正忙着转换阵型的工夫,王珪当即下令全军突袭敌阵,而他则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王珪的前驱引导下,三千宋军骑兵从西夏人的正面强行刺入,这三千人就如一把以万钧雷霆之力抛射出去的长矛狠狠地插进了西夏的军阵。宋军铁蹄所过之处如风卷残云一般令西夏人无不人仰马翻,而很多西夏的大兵直到宋军从他们眼皮子底下疾驰而过之后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李元昊也没有时间传令后面的人布阵拦截。
在将西夏的军阵给来了一个前后贯穿之后,三千宋军挥动着马鞭朝镇戎军飞奔而去。他们就这样趁着西夏人立足未稳的时机杀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而西夏人则在渐渐落下的滚滚烟尘中面面相觑: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战场上被对方从自己的军阵中直插而过,这种事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堪比一个男人当场被人强行给戴上了一顶帽子。那么,李元昊同志这时候又是什么感受和反应呢?他的愤怒是肯定的,但他决心也是不容更改的:继续前进!拿下镇戎军!对了,赶快派人给我追上去把刚才那帮人给我杀了,一个也不能留!
王珪带着自己的部下向镇戎军一路疾驰,而李元昊派出的追兵也很快尾随了上去,继而便是西夏大军主力跟进。日落时分,王珪所部到达了镇戎军城下,他让城内的守军出城与他一道拒敌,但这遭到了守军的拒绝。镇戎军此时的城内主将是谁不得而知,但此人显然认为这个时候应该据城而守才是最佳的应敌之策,可王珪偏偏想要在城下跟西夏人干一架。不过,王珪此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那就是肚子饿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马上要打仗了总不能饿着肚子跟西夏人拼命。于是,城内的守军将大量食物从城墙上通过绳索和箩筐给放了下来。
西夏人的追兵这时候眼见大部队没有跟上来也不敢造次,王珪所部因此也得以尽情地吃了个酒足饭饱。吃完一抹嘴,王珪对部下说道:“兵法有云,以寡击众当在暮,我们人数比西夏人少,要想打败他们就得趁此时机!”
西夏人没有想到宋军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向他们主动发起挑战,本来王珪放弃进城就已经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了,但既然王珪这么不自量力且之前又直穿了他们的大阵,那么他们也不能认怂,正好还可以借此把之前丢掉的颜面给找补回来。西夏的一个将军策马上前,他用手中的长枪指着宋军是一顿大骂,然后喊出了他这一生最后的一句豪言壮语:“你们这帮跑得比兔子还快的胆小鬼,有谁敢与我一战?”
话音未落,王珪纵马而出直接就冲了过去。交战中,这两人渐渐都杀红了眼,最后双方都到了不要防守只追求进攻的地步,其结果就是身为左撇子的王珪被对手的长枪刺伤了右臂,而王珪左手里的铁杵则将这名西夏将领的脑袋给打得脑浆迸裂魂归大漠!
见此情形,另一名西夏将军怒不可遏地迅速拍马赶来继续与王珪厮杀,看样子他和先前被王珪阵斩的那人似乎交情匪浅,他这架势明显就是来报仇的。此人还是使的一把长枪,但这人死得比先前那人还要难看。王珪直接将他刺来的长枪给稳稳地夹在了肘腋之下,然后另一只手挥起铁鞭就砸破了对方的头颅并将此人也给送上了西方极乐世界。
战端初开,西夏人就在短时间内接连折损了两员猛将。看着自己的两名带头大哥都被人给相继斩杀于阵前,后面的小弟们竟然就此瞬间心理崩溃,他们慌忙溃散开始逃命,王珪则是得势不饶人领军追杀而去。但是,这帮逃兵也不傻,他们一边逃跑一边朝身后的宋军追兵放箭。
游牧民族的骑兵别的本事不好说,骑射的功夫绝对堪称一流,即使是在马背上向后放箭也是玩得炉火纯青。追击中,冲锋在前的王珪因为坐骑身中数箭而无法再战,他也因此而下令停止追击退入了镇戎军城内。其实,促使王珪这样做的原因也不单是因为他的战马中了箭,而是李元昊的主力这时候也跟了上来。然而,被王珪这么一番痛击和羞辱之后,李元昊的嚣张气焰已然不再,他尽管手握重兵却不敢攻城,双方就此开始隔着城墙对峙。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