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沿着幽暗的通道,走到尽头,推开石门,走进了另一个房间。
房间里面摆放着许多架子,每一个架子上都摆满了瓶瓶罐罐。
其中一个架子上面堆满了药材。
这些药材散发着阵阵异香,令人闻之精神振奋。
韩世飞走到其中一排架子前,伸手从架子上取下一个瓷瓶。
然后他揭开瓷瓶的盖子,倒出两枚绿莹莹的丹丸。
“唰!”他将丹丸丢进嘴里。
片刻后,他盘坐在地上,运功炼化丹药。
不一会儿,丹药的效果显现出来,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滋润他的五脏六腑。
韩世飞睁开眼睛,脸上露出舒爽的表情,忍不住叹息道:“好久没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了!”
话音未落,他便感觉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
他连忙起身,朝着外面走去,准备弄点吃的填饱肚子。
这时他注意到了房间中央的那口鼎炉。
韩世飞皱眉思考,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鼎炉是用来煮汤喝的。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浪费呢?”韩世飞自言自语道。
他二话不说,提着斧头就砍在鼎炉上。
“砰!”
只听一声巨响,鼎炉的顶盖直接飞了出去,摔在地上摔碎。
“嘿嘿!”
韩世飞乐得咧嘴,赶紧走过去,将鼎炉里面的汤水盛出来。
“咕噜咕噜!”
他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汤水,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地灌了下去。
“啊—”
温热的汤汁烫得他惨叫起来。
不过他仍旧舍不得放下碗。
一连灌了三碗汤,韩世飞才打着嗝儿,心满意足地舔了舔嘴角,然后抱着空碗走出房间。
他走到门口,忽然停下了脚步。
他扭头望着身后的山林,眸子微敛,眼底寒光凛冽。
片刻后,他收回视线,继续往山下走。
另一边赵骞和姜泥回到离阳王朝,准备大力整顿,让离阳王朝富强!
他在离阳王城里的行宫中,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并且提出了几个方案:
“诸位,如今西北之地动荡不安,有无数胡人侵犯,而西南之地也同样是战火四起,我想要尽快将西南平定,然后再调兵遣将,对抗西北之敌,所以本王希望能够从东、西、北三方各抽调一万军队,用来镇压西北之敌,你等觉得可否?”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摇头。
赵骞皱眉,问道:“为何?莫非你等认为这件事情太过冒险?那些胡人虽然骁勇善战,但终究不是人多势众,更别说还有十几万的铁骑,足以横扫天下任何一处蛮夷国家了吧?”
众臣依旧摇头。
赵骞见状,脸色阴沉,问道:“难道你等都害怕死亡吗?”
众臣又是连忙摇头。
赵骞怒极反笑:“既然如此,那你们为何都不肯答应?难道你们就甘愿看着那些西北之贼,肆意妄为,烧杀抢掠百姓,残暴至极?”
众臣依旧没吭声。
赵骞冷哼:“你们都是读书人,知识分子,怎么一遇到危机,竟变成缩卵乌龟,畏手畏脚呢?若是如此,当初何必举荐我赵骞,做离阳王朝的皇帝?”
众人被骂的抬不起头来,但却依然低头不语。
赵骞心底叹息。
他很清楚眼前这些人的想法。
毕竟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一个年轻后辈,纵使现在有点权利,但却始终是个外人。
赵骞目光环视,最终落在一个中年文士身上,问道:“杨丞相,你倒是说句话啊,难道你也赞同朕这个决策?”
杨丞相闻言,站出来拱手说道:“殿下,您这次抽调两万精锐去平定西北之乱,老臣觉得这件事情确实是有些风险……”
赵骞冷哼:“怎么?难道你也害怕了吗?那你告诉孤,要怎样才算不害怕呢?”
杨丞相道:“老臣认为,殿下此举颇为冒失,如果西北之祸真的爆发,那岂不是要牵连整个离阳王朝?所以老臣认为,殿下此举还需慎重考虑。”
赵骞哈哈狂笑。
杨丞相继续道:“还请殿下三思!”
“三思?孤已经考虑好了。”
赵骞冷冷道:“孤已经派出探子打听清楚了,西北之患确实爆发,但规模并不是太大,仅仅只有数千胡人攻陷了周围一些村寨,屠戮了一些百姓罢了,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那些胡人只会留守少量部队,然后带领其余部族离开西域,往内陆深入.……孤认为,即便是胡人全部撤退,也顶多只会给我们造成一点小麻烦罢了。”
杨丞相苦涩道:“可若是西北之乱爆发,对于我们离阳王朝也是一个灾难!”
“灾难?”
赵骞不屑的笑道:“杨丞相,孤认为你未免杞人忧天,你觉得西北之乱真的会爆发?”
杨丞相微愣,随后恭敬说道:“殿下圣明,老臣愚钝。”
“呵呵……”
赵骞冷笑,道:“孤承认你说的有理,但那些胡人是傻子不成?他们若是想要爆发西北之乱,早就爆发了,怎么可能拖延到现在,所谓的西北之乱,不过是那些胡人故弄玄虚罢了!他们根本不敢和我们交锋,因为一旦西北之乱爆发,对于他们也没什么好处!”
众臣闻言,顿时松口气。
他们刚才还担心赵骞不顾及离阳王朝百姓的生死呢!
现在听赵骞解释完,众人也都放下心来。
杨丞相更是感激涕零的拜谢道:“殿下英明。”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