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身再次面对着调音台,路征右手一指:“叶梓你来看,这是什么?”
顺着路征的手指看去,调音台的一条条音轨下方,贴着一张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写着不同的文字。
“纸条?”
“对,就是纸条。”路征解释道:“这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二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正式的操作之前,务必将每一条音轨的素材做好标记。”
“比如这一轨是你的演唱轨道,那就贴上纸条记上主唱;这一轨是底鼓,那就记上底鼓。这很重要!”
路征用手指点了点这些纸条,语气严肃。
“最好按照逻辑习惯来分配这些轨道。比如将所有的鼓放在相邻的轨道,弦乐器也放在一起,主唱合唱伴唱又是其它一些相邻的轨道,然后将需要同时操控的轨道再进行编组。这样一来,调音台的轨道数就算再多,一样可以做到井井有条,不会在操作的时候手忙脚乱。”
“另外,再准备一本工作笔记,就像我这本。”路征拿起操控台上的一本厚厚的黑色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向叶梓示意了一下。
“这本本子用来记录你在混音的时候冒出来的一些想法。可能这些想法在这首歌里效果不好用不上,但说不定用在另一首歌里就很恰当。记在心里,搞不好哪天就忘记了。所以,随时将这些想法记下来,这会对你很有帮助的。”
叶梓依然点头。
这些方法叶梓并不陌生,前世他就在用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方法。
“好了,准备工作都已完成。接下来,我们就要正式开始混音工程了。”
轻轻一拍双手,路征按下播放按钮,歌声在控制室内响起。路征一边听,一边不时地扭动着调音台上、还有各个设备上的不同旋钮。
——————————
“叶梓,你来听听。”路征招呼着叶梓:“能听出什么问题来吗?”
叶梓仔细的听了一会儿。
经过路征初步的修饰润色,各个声部的声音都已经相当好听了。不过,电吉他和歌声却是挤在了一起,就像打架一样,互不相让。
“电吉他和主唱的分离度不够。”
“没错!”路征很满意:“你听得很仔细,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路征将歌曲倒了回去:“我告诉你可以用均衡器来进行调节,原则就是各行其路。”
“来,叶梓,你来试试看。”
站在调音台前,叶梓仔细斟酌着。
换成后世,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将电吉他加载的均衡器上2000hz――2500hz左右的频率衰减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是90年代初期,就算是孙云的工作室资金充沛,也没有奢侈到为每一样乐器单独配上均衡器的地步。那么现在,只有在调音台上进行修正了。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