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叱咤乐坛 > 第一百十三章 Solo

第一百十三章 Solo(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八十年代末,粤省闽省等地的音乐茶座歌舞厅这些演出场所开始逐渐兴起,需要大量的乐手和歌手。杨正明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邀了三五好友,一起南下。

经过一番周折,这支临时组建的乐队终于在羊城的一家茶座站住了脚跟,开始驻场演出。

直到去年,“白玉兰”的鼓手因故退出,黄智健托了很多关系辗转找到了他,他这才离开粤省回到了申城。

此时,杨正明已经在粤省闽省琼省桂省等地转战了好几年,做过的场子早已超过了二十个。

对于杨正明这样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乐手,排行榜上的成绩只能说明歌手的天赋不错,但是能不能与现场乐队配合默契,那还得走着瞧。

“嗒嗒”,看看大家都已准备妥当,杨正明敲了敲鼓棒,随即开始“数四”。

乐队演奏的开始,一般都是由鼓手发起的。因为无论演奏什么样的乐曲,节奏都是基础中的基础,而鼓手就是所有乐队当中掌控节奏的那位乐手。所以要开始演奏了,就由鼓手以鼓棒互击作为号令。

鼓手一开始是两下连击,这是提醒乐队成员准备开始演奏了。接下去,鼓手会根据这首歌曲的速度和节拍,用鼓棒按照节奏敲击四下三拍子就是三下,两拍子也是四下。乐队其他成员按照鼓手给出的节奏和速度,从第五拍开始进行乐曲的演奏。有提前也有再往后一两拍的,看歌曲的情况来定。

这是很考校鼓手功底的。

作为鼓手,内心的节奏感和速度感一定要好,否则控制不住乐队的节奏与速度,演奏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这支乐队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支优秀的乐队。

在给歌手现场伴奏的时候,这一点就尤其重要,伴奏的时候速度上与原版的差异只要超过了5,歌手的演唱就会非常别扭。

杨正明的功底极好,而且经验老到。

叶梓这首《涛声依旧》在制作的时候,速度是62,几乎一秒一拍这样偏慢的中速。现在乐队前奏一起,叶梓暗自计算了一下,速度稳定在64左右,比起原版稍微偏快,但是极其适合现场演唱。

现场演唱与录音是不一样的。

歌手登台之后,正常来说会心跳加快,整个人比较兴奋。这时候,原版的伴奏速度就会让歌手感觉上有点偏慢,特别是一些中速和慢速的歌曲,快歌会好一点。

作为现场乐队,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原版歌曲的速度稍微加快一点点,就像这首《涛声依旧》从62增速到64。这样的提速最符合歌手上台之后的那种兴奋感觉,能够让歌手的表现达到最好的水平。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