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方剂杂论 > 第25章 温脾汤

第25章 温脾汤(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干姜正用九阳针为甘草祛寒:\"我们落在手少阳三焦经对应的区域。\"她指尖凝出《脉经》脉象图,\"寒髓核心必在任督二脉交汇处,但...\"

\"但某人擅改阵图,现在十二经别全部错位。\"附子冷眼看向不远处的大黄。后者正在研究冰壁上的《金匮要略》残篇,墨绿发梢滴落的血珠在冰面蚀出小孔。

人参忽然轻咦一声,掌心浮起《神农本草经》虚影:\"你们看,冰晶在模仿六经传变。\"果然,四周冰棱正以太阳→阳明→少阳的顺序渐次发黑,正是伤寒传经之兆。

\"午时三刻,寒毒将入厥阴。\"甘草掐算着时辰,\"若不能在那之前找到阵眼...\"她突然闷哼,足踝被冰层伸出的鬼手抓住。附子挥鞭斩断,却见冰鬼掌心刻着《诸病源候论》中\"寒疝\"的病机论述。

\"跟着病邪传变方向走!\"干姜突然领悟,\"《伤寒论》云'传经之邪,先表后里'...\"她引动温中真气,在冰壁烙下太阴病条文。冰晶迷宫轰然转动,竟现出一条通往深处的裂隙。

裂隙尽头,寒髓核心悬浮半空,竟是枚跳动的冰心。其上缠绕着《黄帝内经》所述\"寒气生浊\"的黑色脉息,每搏动一次,便有冰鬼从《证治准绳》书页中爬出。

\"布阵!\"附子大喝。五人按君、臣、佐、使归位,却见大黄突然祭出药秤:\"且慢!\"他割破手腕,鲜血在冰面画出《血证论》中的奇阵,\"唐容川说过,瘀血化热者当用寒下...\"

\"你还要执迷不悟!\"附子赤鞭卷向大黄,却被干姜银针架住:\"他说的对!看那冰心——\"只见黑色脉息中隐现血丝,正是寒邪入血之象。

当归长老的声音突然在虚空响起:\"阴阳相薄,寒热错杂。尔等可记得《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五灵同时顿悟,附子离火、干姜温煦、大黄瘀血、人参精气、甘草调和,五色灵力如彩绦交织。

冰心表面绽开裂纹,《温疫论》中\"邪伏膜原\"的黑色浊气喷涌而出。大黄突然跃入气柱,药秤化作斩邪刀:\"吴又可说达原饮破膜原,今日我便做这味槟榔!\"他周身腾起《医林改错》的活血红光,竟将寒髓核心劈成两半。

碎裂的冰心中央,悬浮着张仲景亲笔所书《伤寒杂病论》残页。干姜诵读着\"温脾汤方\"条文,五道灵力自动归位:附子镇守君位,干姜为臣,大黄为佐,人参甘草为使。

\"阳复寒散,当用温下!\"随着当归长老的吟诵,整座秘境开始崩塌。五灵化作本相——黑顺片与炮姜共舞,熟大黄携参草同行。冰鬼在《本草纲目》金芒中消散,寒毒顺着患者足太阴脾经排出体外。

现实中的药庐里,病人吐出最后一口黑血。冰封的山谷响起春雷,被寒髓侵蚀的草木重新舒展。大黄望着掌心渐褪的血咒,将《辅行诀》残卷扔进附子燃起的离火:\"你说得对,将军...终究需要监军。\"

雪魄洞深处,干姜正在调理附子受损的经脉。《雷公炮炙论》悬浮半空,泛黄的书页上,\"附子得干姜则性缓\"的字样泛着微光。洞外飘起新雪,却不再是肃杀之寒,而是《饮膳正要》所述\"瑞雪兆丰\"的温润。

————————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当归 干姜各三两 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 大黄五两 甘草二两

【用法】上七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腹痛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证治机理】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邪积滞阻于肠中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亦有不足。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若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唯攻逐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

【方解】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二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为佐,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本方为治阳虚寒积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辛热甘温咸寒合法,寓补于攻,温下相成。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