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烨站在星舰的了望台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栏杆上的磨损痕迹。舷窗外,银河系的旋臂像泼洒的银辉,在深邃的宇宙中缓缓流转,而下方的蓝星正被一层薄薄的云层覆盖,如同裹着轻纱的宝石。他刚结束与星际联盟的加密通讯,耳边还残留着对方机械般的警告声——“未经授权的跨星系航行已触发最高级预警,限你们七十二小时内停靠指定空间站接受核查”。
“还在看?”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两杯热可可,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她镜片后的眼神,“联盟那帮老顽固就喜欢拿规则压人,当年他们发现火星殖民地时,不也偷偷摸摸搞了半年才公开吗?”
林烨接过热可可,杯壁的温度透过掌心蔓延开,驱散了些许星际航行的寒意。他转头看向苏瑶,这位随行的生物学家总能在紧张时找到独特的角度化解压力,此刻她正盯着了望台角落的植物培养舱,里面的紫色藤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缠绕生长,那是从a星系带回的稀有品种,据说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
“七十二小时……”林烨低声重复,指尖在杯沿画着圈,“从这里到指定空间站需要四十六小时,中途要穿过小行星带,还得避开磁暴区,时间根本不够。”
苏瑶放下杯子,走到培养舱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顶端的花苞:“不够就不按他们的规则走。你看这藤蔓,联盟手册上说它只能在恒温恒压的环境里存活,可我们把它放在星舰的生态循环系统里,不仅活了,还开花了。”她指着花苞里隐约透出的金色纹路,“规则是死的,生物是活的,人更得学会变通。”
林烨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花苞,忽然想起出发前陈老塞给他的那枚古铜罗盘。罗盘的指针始终指向蓝星的方向,边缘刻着的“顺天应人”四个字被摩挲得发亮。他从口袋里掏出罗盘,指针果然固执地偏向下方的蓝星,与星舰导航系统显示的“指定空间站”方位形成明显夹角。
“你说……联盟会不会是故意卡时间?”林烨突然开口,指尖敲了敲罗盘的边缘,“他们知道小行星带最近有流星雨,强行穿的话星舰很可能受损。”
苏瑶直起身,镜片反射着培养舱的荧光:“可能性很大。去年仙女座那次核查,不就故意把时间定在陨石活跃期吗?最后那艘商船被迫绕路,多花了三天,刚好错过了交货期,被联盟罚了个底朝天。”她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小行星带的实时星图,密密麻麻的红点标注着陨石轨迹,“不过他们算错了一点。”
“什么?”
“他们忘了我带了这个。”苏瑶调出另一份星图,上面用红色笔迹圈出一条极细的航道,周围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这是我根据近十年的流星雨轨迹算出来的间隙带,刚好能容下我们的星舰穿过,就是……”她顿了顿,指尖点在一条闪烁的紫色轨迹上,“要穿过这片‘幽灵星云’。”
林烨的目光落在“幽灵星云”四个字上,瞳孔微缩。那片星云在星际航行手册里被标注为“极高风险区”,里面的磁场紊乱,会干扰所有电子设备,更有传言说进去的星舰从没出来过。
“你确定?”林烨的声音有些发紧,他不是怕风险,只是星舰上还有另外三名船员,其中一人还是刚满十八岁的见习生。
苏瑶推了推眼镜,语气却异常坚定:“不确定,但值得赌。你看这组数据,”她调出一组波动曲线,“星云边缘的磁场频率虽然乱,但每隔七小时会出现一次规律波动,那时候电子设备能短暂恢复功能。我们计算好时间,进去后关闭主引擎,用备用推进器手动操控,刚好能在波动期冲出星云。”
这时,星舰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警示灯在了望台滚动闪烁。导航系统的屏幕上,代表“联盟执法舰”的绿色光点正从三个方向围拢过来,速度比情报里的最快航速还要快三成。
“他们来了。”林烨握紧罗盘,指针疯狂转动起来,最终还是牢牢指着蓝星的方向,“准备穿星云。”
苏瑶立刻冲向驾驶舱:“我去调引擎参数!你让其他人固定好舱内物品,尤其是培养舱里的样本,那是我们和蓝星研究所的约定!”
林烨转身往船员休息室跑,路过生态舱时,瞥见那株紫色藤蔓的花苞彻底绽开,金色纹路在荧光下流转,竟与他罗盘上的刻痕隐隐呼应。他忽然想起陈老的话:“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低头看看脚下的根,抬头望望头顶的星,自然就有方向了。”
船员休息室里,见习生小周正抱着一堆备用零件发抖,机械师老赵在检查备用推进器的线路,医疗官李姐则在给急救包补充药剂。看到林烨进来,三人同时抬头,眼神里有紧张,却没有丝毫抱怨。
“准备穿幽灵星云。”林烨简明扼要地说,目光扫过每个人,“小周,你负责监控舱内气压,有异常立刻报告;老赵,备用推进器的燃料够不够支撑手动操控?”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