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深渊血裔 > 第121章 尝试

第121章 尝试(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不甘心的韩斌,将目光投向更具“艺”味的琴棋、丹青。他在老城寻了位教授古琴的老琴师,租下一架桐木琴。然而,他那洗髓境本应灵活无比的手指,在纤细的琴弦上却笨拙得像两根木棍!精神三阶的敏锐让他能清晰感知音律的微妙变化,甚至能“听”到琴弦振动的完美频率,但大脑与手指的协调却如同隔着天堑!弹出来的不是《高山流水》,是“杀鸡伐木”!

围棋对弈?他强大的精神力能瞬间计算十几步变化,洞悉对手意图。但落子时,那追求阴阳平衡、布局谋略的玄妙意境,却与他骨子里墨家的“直接”、儒家的“方正”格格不入,下出的棋路生硬死板,毫无灵性,被街边老叟杀得片甲不留。

丹青更是灾难!他试图临摹一幅简单的墨竹。阴阳之气能助他感知墨色浓淡干湿的微妙平衡,儒家的“格物”让他观察竹节结构一丝不苟,墨家的“工巧”精神也鼓动着他。但笔锋落在宣纸上,却完全不听使唤!线条僵硬扭曲,墨团污浊不堪,画出来的竹子像被雷劈过的扫帚!教画的夫子看了直摇头:“心手不一,天赋…实在令人扼腕。”

一周的“艺术生涯”,留给韩斌的只有满心挫败感和几幅不忍直视的“墨宝”。他痛苦地承认,在需要细腻肢体协调与独特艺术感知的领域,他堪称“绝望的手残”。此路,不通。

医生:仁心与技术的疏离

带着几分务实,韩斌走进了洛邑颇有名气的“济世堂”药铺,请求做学徒,体验医生路径。掌柜见他体格健壮,眼神沉稳,便收下打杂。

韩斌学得极快。洗髓境对身体结构的熟悉远超常人,精神力让他能更敏锐地观察病人气色、听呼吸音。他帮忙抓药,分量精准无比(得益于升秤经验);煎煮汤剂,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阴阳平衡之妙);照顾病患,耐心细致(儒家仁心)。他甚至凭借对气血的敏感,帮坐堂大夫发现了几例被忽略的隐脉瘀滞。

然而,问题在于“心”。他看到大夫用精湛的针灸缓解老翁的风湿痛,用温和的汤药调理妇人的虚症,内心有触动,却并非强烈的“共鸣”。这更像是一项需要高超技巧和仁心支撑的“工作”。儒家之仁在此是底色,墨家“兴利除害”的理念也有体现,阴阳流转之理更是医术根基。不妨碍,但也不够“烫贴”。他能做好,甚至能做得很好,但内心深处,并未升起那种“这就是我的路”的强烈悸动与归属感。就像一件合身却不够惊艳的衣服。韩斌将“医生”默默记下,列为“备选”,但并未停下寻觅的脚步。

相命:阴阳的悸动与儒墨的壁垒

最终,韩斌的目光落在了“中九流”的最后一项——相命。这一次,他不再随意摆摊,而是认真寻访,在洛邑老城根儿下,找到了一位据说有些真本事的盲眼老相士“陈瞽”,恭敬拜师,言明只为学艺体悟。

当韩斌第一次在陈瞽的指点下,触摸到那温润的龟甲,感受其上的纹路与灼烧后裂痕的走向时,一股奇异的悸动瞬间传遍全身!

他体内的阴阳之力如同沉睡的蛟龙被唤醒!无需刻意催动,精神便自然而然地沉入一种玄妙的推演之境。龟甲裂纹的走向、蓍草排列的次序、来者生辰八字引发的微妙气场波动…这些信息不再是杂乱无章的符号,而是化作了流淌的“象”与“数”的河流!他仿佛能“看”到模糊的因果线,能“听”到命运长河中泛起的细微涟漪!推演的过程,如同呼吸般自然,阴阳二气在体内顺畅流转,滋养着精神,甚至隐隐压制了胸口的深渊之种躁动!

一次,一位满面愁容的老妇来问失踪儿子的下落。韩斌依循陈瞽所授,结合老妇所述时辰、方位,以龟甲灼之。裂纹显现的刹那,他体内的阴阳之力奔涌,精神高度凝聚,“玉耳”仿佛捕捉到遥远地方传来的、微弱却熟悉的咳嗽声(他曾留意过老妇描述的儿子咳嗽特点)。结合卦象显示的“坎陷于西,逢木得生”,他大胆推断:“令郎困于西边水泽之地,但无性命之忧,七日之内,当有穿绿衣(木象)之人相助归家。” 五日后,老妇儿子果然被一位进山采药的绿衣药农发现并送回,只是不慎跌入一处泥沼被困。此事在街坊传开,韩斌“小韩先生”之名竟小有流传。

在“相命”这条路上,韩斌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顺”!阴阳之道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应用。每一次推演,每一次应验,都让他对阴阳流转、天人感应的理解更深一层,力量也隐隐精纯增长。这几乎是最契合他一部分天赋的路径!

然而,问题也随之尖锐地暴露出来。

儒家壁垒:“子不语怪力乱神!” 儒家对“天命”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更强调“尽人事”。当韩斌试图用相命之术去“窥探天机”、“预知祸福”时,他体内的儒家意念(尤其是“智”与“诚”)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这像是在投机取巧,像是在依赖虚妄,与他追求的“修身齐家”、“行正道”的理念产生了根本冲突。他无法心安理得地将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路径。

墨家壁垒:墨家“非命”、“明鬼”看似矛盾,实则核心在于反对消极宿命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鬼神的监督作用(实则是道德律令的化身)。相命术在墨家看来,极易滑向“命定论”,让人放弃自身奋斗,或沦为神棍敛财的工具(“时妖”的升级版),这与墨家“强力从事”、“兴利除害”的积极入世精神背道而驰。墨家“节用”、“尚贤”更无法容忍可能存在的欺骗与不劳而获。

因此,尽管阴阳之力在相命术中如鱼得水,契合度极高,但儒墨两家强大的理念壁垒,如同两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横亘在这条路径与韩斌的“心源”之间。他能“做”,甚至能做得很好,但他无法发自内心地完全“认同”和“归属”于它。每一次成功的推演后,伴随而来的并非纯粹的喜悦,而是儒家“非正道”的隐忧和墨家“非强力”的质疑。

相命之路,让韩斌体验到了阴阳之力的巅峰契合,也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体内力量体系的复杂与矛盾。中九流的探索,在“医生”的温吞与“相命”的激烈冲突中暂告段落。上九流的路径——“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如同云雾中更高的山峰,等待着他去攀爬。他的寻觅,远未结束,反而在矛盾中走向更深。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