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遇到过一位寿元将尽、急于寻找传人的散修大能。
那位大能偶然间窥破了他敛息术的精妙,对他大为赞赏,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顾慎之表面上感激涕零,拜师行礼,暗地里却将那位大能的生平事迹、仇家几何、功法有何隐患打探得一清二楚。
当夜,他便卷起自己那点微薄的家当,逃之夭夭,连夜遁出了数千里之外。大能的传承固然诱人,但其身后的因果与仇敌,却是他万万不愿招惹的。
顾慎之就这样如同一颗混在沙砾中的石子,毫不起眼地存在着。
他的人生,没有波澜壮阔,没有爱恨情仇,只有日复一日枯燥的修行和小心翼翼的求生。
顾慎之亲眼见证了无数天骄崛起,又如流星般陨落;见证了无数宗门兴盛,又在岁月的洪流中化为尘埃。
而他,始终活着。
时光荏苒,数百年光阴倏忽而过。
顾慎之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谨慎与《龟息诀》的奇效,竟也亦步亦趋地修到了玄心境巅峰。
这等修为,在任何地方都足以称得上是一方高手,受人敬仰。
然而,顾慎之也到了自己的极限。
那道横亘在玄心境与涅盘境之间的天堑,如同无法逾越的雄关,死死地挡住了他的前路。
顾慎之能清晰地感知到那层壁垒的存在,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打破。
他尝试过。
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搜集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冲击涅盘境的典籍和前人经验。
选择了一处自认为最安全的闭关之所,布下了九百九十九重防御阵法,服下了药性最温和、副作用最小的破境丹药。
可是,每一次当他鼓足真元,试图冲击那层壁垒之时,他那颗早已被“苟”字浸透了的道心,便会本能地发出警示。
破境,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意味着九死一生。他那早已习惯了规避一切风险的念头,会在最关键的时刻让他退缩。那股一往无前的锐气,他早已在漫长的岁月中消磨殆尽。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甚至不敢去尝试那些略有风险的破境之法,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身死道消,数百年苦修毁于一旦。
最终,顾慎之放弃了。
顾慎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机一点点流逝,皮肤开始松弛,长出老人斑,乌黑的头发变得花白稀疏,挺直的脊梁也渐渐佝偻。
曾经还算充盈的气血,如同漏了底的沙袋,不可抑制地走向枯败。
顾慎之的一生,规避了所有的危险,却也错过了所有的可能。
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山洞。
洞中依旧潮湿阴暗,一如数百年前他初来之时。他盘膝而坐,感受着死亡的阴影一点点将自己吞噬。
回想自己这一生,漫长,却又空洞。
没有朋友,没有敌人,没有爱人,没有亲人。
像一道影子,悄无声息地来,又将悄无声息地去。
真的无悲无喜,无怨无悔吗?
或许吧。
又或许,在顾慎之内心最深处,也曾有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遗憾,遗憾未能去看一看更高处的风景。
但那丝遗憾,很快便被他那深入骨髓的谨慎与对死亡的恐惧所淹没。
能够活这么久,已经是侥幸了,不是吗?
最后一缕生机从他枯槁的身体中逸散而出,顾慎之的头颅无力地垂下。
顾慎之死了。
死得悄无声息,死得无人知晓。
正如他活过的那一生。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