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骑兵在一面黄旗的引领下,依托城外的各式房屋向西段城墙快速靠拢,而在他们身前右侧几十步,一间砖石砌起来的屋子,露出了一个明晃晃的大洞,那是被三斤重的铅子,破入后留下来的痕迹。
“陶头儿,骑兵跑得太快了,瞄不准,打不着!”
正在叫手底下人重新装填的孟满仓,对着他左边十来步正在观望战场的陶国振吼道。
陶国振自然也看到了,此时他也正在举着兵器司下发下来的单筒远镜,目镜当中,蒙古人的辫发显露无疑。炮声过后,这支蒙古人已经分做了两股,一股向南,一股向北,看样子是要折道以后再返回合流,陶国振目测人了一下距离,大概有两里左右。
“喊什么喊,一击未中而已,沉住气,莫要如此急躁!”
放下远镜的陶国振,不满地对着刚才冲他喊叫的孟满仓回道。
“大炮子打不中,就换小炮子儿,别着急,等他们往前一点再发炮!”
说完,陶国振又偏过头对站在身旁,自己的令兵吩咐道:“传我令,将铁链子长起来,蒙古人马上就要抛射了。”
陶国振的语气十分冷静。
很快,一个个用铁环相连做成的帘幕便罩在了各个炮位的脑袋顶上,这是兵器司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灵感来源于锁子甲,只不过环扣之间的空洞如蜂窝大小,这样既能防箭又能提供一些视野。他们处于城头的高处,受到女墙城垛的保护,直射过来的箭矢杀伤力有限,而这种铁帘幕也恰好能够防止抛射,而且这种铁帘幕又容易变形,收起来以后就是一摊,方便携带。
不过这个只有炮位下发,普通的卒伍是没有的,要不然会拖累载重。
陶国振的预判十分准确,铁帘幕刚刚在炮位的头顶上张开不久,已经欺身城墙半里许的蒙古人就开始了第一波抛射,箭矢落在铁帘幕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偶尔有几声惨叫和闷哼从别处传来,孟满仓也不为所动。
孟满仓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支和城墙做水平横向移动的蒙古人,两股骑兵正自南向北、自北向南的进行合流,他的目标是由南向北的着一股,心中计算了一下马速以后孟满仓高声道:“上短捻,做预设,第一个贼骑前二十五步,待命!”
听到孟满仓的命令,两个炮手将搭在垛口的佛郎机炮,不断移动着位置瞄准,等了一阵迟迟不见发令,一个炮手急切地道:“孟头儿,再不打,就晚了!”
垛口能供予佛郎机炮调转的角度并不大,等炮口和炮尾都已经斜着地上的女墙,一阵天鹅音才终于响起。
“发炮!”
孟满仓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战刀。
举着火的发炮手立马就将火种凑了上去,嗞地一声,大概也就一息之间,佛郎机的炮身猛地一震,炮口吐露出一条火舌,数百颗铅子就横着扫了出去。
“砰砰砰!”
接连五声炮响,西段城头被随即被腾起的白烟笼罩。
与红夷大炮、大将军、二将军等重炮如同闷雷一般的声音相比,佛郎机的声音清脆而透亮。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