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皇极殿上气氛肃穆。
萧照渊端坐龙椅,面色沉痛地向文武百官宣布了来自大楚的噩耗:“影卫的精锐小队,不幸暴露行踪,遭大楚重兵围剿。历经数日,终因寡不敌众,指挥使灰烬以下,全部壮烈殉国,所得证据尽入大楚之手。”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惋惜和愤慨之声,既为忠勇之士可惜,也对未能获得足以重创大楚民心的证据表示遗憾。不少武将怒目圆睁,恨不得现在就前往边境,为袍泽报仇。
萧照渊抬手压下议论,继续道:“虽未能带回关键证据,但他们的忠勇,可昭日月!朕已下旨,追封厚恤,其功绩,当为后世铭记!我大秦,当以此励精图治,终有一日,必为其雪恨!”
早朝在悲壮而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大多数臣子都以为,这次冒险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虽然损失惨重,但也只能暂时隐忍。
然而,早朝结束后,萧照渊却暗中传旨,将丞相萧何、兵部尚书郭嘉等数位绝对心腹重臣,召至无极殿。
无极殿门窗紧闭,守卫皆是精锐的禁军,确保万无一失。
待众人到齐,萧照渊示意内侍退下,并吩咐曹正淳将那份详细的密报递给萧何等人传阅。
当萧何等人看到密报中关于‘密约并未落入大楚之手’的关键内容时,皆是大吃一惊,随即露出恍然和深思的神色。
“陛下,”萧何率先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如此说来,早朝之上......”
“早朝所言,是为了麻痹各方耳目。”萧照渊直接承认,目光锐利,“灰烬等人殉国是真,但是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价值。他们成功吸引了大楚各方势力,用生命守护了密约。但此物如今下落不明,如同一柄无主之剑。”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快速分析道:“陛下圣明!此消息若是泄露,大楚必不惜一切代价在国内进行更疯狂的搜捕,甚至可能狗急跳墙。如今大楚获得证据,反而能为持有密约之人提供喘息之机。”
贾诩躬身道:“如此看来,灰烬小队用某种并非影卫知晓的方式转移。如今之计,一是要暗中全力查询密约下落;二是要利用好当前局势。”
萧照渊赞许地点点头:“奉孝与文和所言极是。今日召诸卿前来,便是要议一议,这后续文章,该如何做。”
贾诩率先开口:“陛下,此事利弊参半。利在于,大楚未能得偿所愿,且国内舆论压力仍在,我们可借此继续施压。弊在于,密约不知所踪,我朝也无法利用其给予大楚致命一击。当务之急,是让影卫动用最隐秘,最可靠的渠道,全力暗中查询密约下落。但动作必须极其谨慎,宁可慢,不可错。”
萧何沉吟道:“陛下,臣认为,我朝需保持悲愤与克制,坐视行动失败,证据被夺的假象。可适当谴责大楚暴行,但不宜过早引发不必要的边境冲突。同时暗中散播消息,将镇南军滥杀无辜之事公之于众,以此拨动大楚局势。”
房玄龄接口道:“陛下,我朝应利用大楚国内舆论纷扰之机,加速消化淮河三郡,整训新军。无论密约最终能否找到,增强自身实力,方是根本。”
萧照渊认真听着几位心腹的谋划,眼中光芒渐亮。他缓缓点头:“不错。楚帝如今最怕的就是我们得到密约,将其曝光。我们偏要让他以为,他最怕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让他放松警惕,然后,等真正的密约到手,才能给予大楚致命一击!”
他看向曹正淳:“传信夜枭,密约的追查,由影卫全力负责,但务必隐秘,绝不可打草惊蛇。”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