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伸手从一旁的卷宗里扯过一卷,递给云间月,“上面写至正三年,瀛洲曾有一道士驾舟出海,消失于茫茫海中。”</P>
至正是大梁太祖高皇帝的年号,距今已经超过了两百年。</P>
云间月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怎么判定他出自痴心观?”</P>
陈朝又扯来另外一本卷宗,“上面有记载那道士出海之前曾说自己来自青山,那个发髻也有描绘。”</P>
云间月看了一眼,然后想了想,说道:“时间对上了,那年观里确有位前辈离山而去,不知所踪。”</P>
陈朝看向他,问道:“扶云?”</P>
云间月点头,“扶云。”</P>
那位前辈从后山离开,在山中点化了一个小道士,那个小道士而后修行一路顺遂,最后成为了一位忘忧尽头的道门大真人。</P>
因为有这桩事情,所以那本观志里记载的很清楚。</P>
陈朝说道:“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一般是忘忧尽头的修士,自知性命不多,才会去试试出海,看看能不能续命,若是早已经到了扶云,也会早早离去,那位道士,是哪一种?”</P>
云间月说道:“都不是,那位前辈辈分很高,当时的观主也要叫他师叔祖,换句话说,他应当很多年前,便已经破境了。”</P>
破境多年,最开始一直没有想过要离开自家观中,之后突然离开,肯定是有缘故的。</P>
陈朝和云间月对视一眼,双方都明白对方所想。</P>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