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贷款这个事我帮你催催,尽量让他们快点批下来。”
“那明天能拿到不?”
王海是真的急了,自己可就等米下锅了,就等着贷款到位就让召集好的一帮木匠,泥瓦匠开工了。
“王大哥,您别着急。这贷款不是说同意你了立马就能拿到钱,像你那么大数额的贷款至少也要县里批准才行,而且恐怕还要送到市里备案,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跟谁秦朗过来的一个自称叫李双斌的小伙子给王海解释道。
“啊?这么麻烦啊?”
“这还叫麻烦啊?这也就是你在社里有人,而且还是能做主的人。换一个别人,别说一万块,就是一千块没个十天本月的你想都不要想。”
“不是吧,我记得前几年的时候贷款挺好贷的啊!今天说了,过个一天两就能拿到钱了。我们村子当时就有人是这样,我还跟着他去取钱了呢。”
“大哥,您说的那是前几年,如今因为通货膨胀,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对银行贷款的审查,还有诸如提高存贷款的利率之类的。”
秦朗插了一句,希望让王海明白是因为国家大的形势变化了,这不是他们这些个人所能改变的。
“利率提高了?那不是说我要还的钱也要比之前多啊?”王海最关注的就是这点,其他的听得都是迷迷糊糊的。
“呵呵,没关系的。如果县里那边能同意,给你的至少得低息贷款,甚至是无息贷款或者县里帮你出利息也不是不可能。至于你兄弟帮你贷的款子,估计利息也高不到哪去,即使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利率,相比之前,最多也就是以前普通水平罢了。”
秦朗看出来王海对这事挺在乎,赶紧安抚他。不过他知道如果县里真的愿意花大力气扶持王海,恐怕县里直接帮他像上面申请扶持拨款都没问题。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家就下大力气实行菜篮子工程,保证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的副食供应,为此每年都有大笔的资金调拨下来。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