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新农村 > 第一百三十章村里来了说书匠

第一百三十章村里来了说书匠(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说起来农村人的饭桌一般都是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那种常见的大概一米多高的圆桌子,而另一种就是王勇眼前这种。

一般来说,它的高度都不超过三。四十公分,和那种老式八仙桌的高度差不多少。但是样子却不是八仙桌那样的正方形,而是长方型的。

大小也是不一样,大的能有一米五的长度,宽度差不多也有半米多。小的也就一米来长,宽度也就是四五十公分,刚好一家四口加上两位老人,正够用。

这种桌子在农村称之为炕桌,一般都是放在炕上吃饭用的。大都是木制的,很粗燥。有很多人家甚至连一层漆都不刷。所用的木头也都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柴。大都是农村常见的什么槐树,榆树,杨树什么的。

吃饭的时候,坐在十几公分高的小板凳上或者是二十来公分的马扎上,个高的都会感觉到憋屈的慌。也有人不喜欢坐板凳,而是坐在用玉米皮编制的五六公分厚的垫子上。

“赶紧的吃饭吧,吃完了去大队门口听说书的!”

老爸同情地看了一眼被被数落的没精打采的大儿子,开口给他解了围。

“说书的?”

王勇看了一眼老爸,又看了一眼低着头,一个劲儿噼里啪啦往嘴里塞着饭菜的弟弟。难怪这小子今天吃饭这么痛快呢?原来是着急去听评书啊?

评书这东西。在北方就叫说书,而南方那边似乎是叫讲古!听起来到是比说书文雅了很多,可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一般来说,这些说书人都只是说。还有一些特殊的说一段之后还会来上一段大鼓书。小时候王勇还很奇怪,不是说书吗?怎么还唱上了?

后来长大之后,慢慢地才知道人家那根本就不是说评书的,而是唱京韵大鼓的,完全是两码事。

这些人一般都是两三个人搭档组团讲评书,你讲一段三国就歇会。让他说一段《岳飞传》,有时候还会讲一些近现代的新编评书。

评书,在古代称之为说话,是汉族传统的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据考证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清末民初之时,评书一般都是一人坐于桌后表演,穿着长衫,道具就是一般就两样:扇子和醒木。等到建国后,一般都是改为直接站立表演,服装也不再固定了。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999.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