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生第一对双生子时她就知道乌雅氏是个争气的,但她没想到乌雅氏会这么争气,又生了第二对双生子。
她不是没听见宫里和乌雅氏有关的流言都说了些什么,要她说,那话是错的。
说什么乌雅氏要女儿不要位份是傻子,要她说说这话的人才是傻子。
乌雅氏要是真是世家大族的嫡出小姐,这妃位要了就要了,后宫里除了皇后娘娘之外的其他妃嫔就算再不服气凭着家世乌雅氏还是了压这些人一头的。
偏偏乌雅氏虽是嫡出却非世家大族出生,这妃位她可以要,但坐不坐得稳当可就难说了。
一个不知道坐不做得稳当的妃位,两个玉雪可爱的女儿,也就是那些一心想要往上爬的人才会看不见自己的女儿。
乌雅氏心里除了孩子就还是孩子,当然不会选妃位。
她之所以说乌雅氏心里除了孩子就还是孩子,是因为慈宁宫坤宁宫还有储秀宫她想方设法要去,乾清宫她进宫这么多年了愣是一次没去过。
乌雅氏心里或许是爱慕皇上的,不过这点儿爱慕在她的孩子们面前根本不够看,所以乌雅氏是不会选妃位的。
她们娘娘虽得家世所助却亦被家世所累,就因为有那样一位干爹,差点儿被人从妃位上撵下去。
好在皇上相信她们娘娘是清白的,也把该查的事查清楚了,甚至把她们娘娘捧上了后位,不然她真为她们娘娘觉得不值。
她们娘娘就是没孩子,要是有,也不会痴恋皇上至此。
劝她是劝不动了,就只能让她们娘娘好好看看虽然同是皇上的人但恋他恋得没有那么深的德嫔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恋慕可以,恋慕得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可就不值得了,她是个怪人,所以这么想。
她一开始以为乌雅氏想方设法的和她们娘娘亲近是因为她们娘娘是棵大树,乌雅氏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后来发现乌雅氏对太皇太后还有太后和她们娘娘好像都是一样的。
她好像以为在这后宫之后有了皇子皇女就有了倚仗,所以并不打算再找靠山了,她的靠山就是皇上。
她一开始觉得乌雅氏傻,后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刚进宫的女子大抵都是这么想的,又觉得她有些可怜。
这么看起来乌雅氏和她们娘娘一样,都是可怜人,她有家归不得,也是可怜人。
既然大家都是可怜人,又何必互相猜忌来猜忌去呢,反正她们娘娘也不用再去争宠了,身边多一个乌雅氏又怎么了呢。
乌雅氏来坤宁宫的次数多了,胆子也大起来了,有些话连她都不敢对她们娘娘说,她就敢。
这大概也是她们娘娘为什么宁愿为乌雅氏的事操心也不会拦着她不让她再进坤宁宫的原因之一吧。
她们娘娘的意思是让人把合适的布料都找出来,让德嫔慢慢挑,德嫔非要拉上她一起挑,可她哪敢挑呢,所以只能一直陪着也一直站着。
后来她实在站不住了,只得开了口:“奴婢记住了,就当奴婢求您了,您快些挑吧,奴婢眼睛都看花了也挑不出您说的那种最适合的衣料,您还是自个儿挑罢。”
最后乌雅氏挑了许久都没挑到满意的布料,说是明日还会再来,要是乌雅氏说这话的时候没往她们娘娘寝殿那边看她还真不明白乌雅氏这是什么意思。
就因为乌雅氏看了这一眼,所以她还真就明白乌雅氏的意思了,乌雅氏这是想多来这坤宁宫几回,也多陪她们娘娘说说话。
她本来就想有人能陪她们娘娘多说说话,乌雅氏想来,她当然不会拦着。
不光她不会拦着就连她们娘娘都不会拦着。
她甚至能想到她们娘明天听人说乌雅氏来了会说什么,娘娘一定会一边说着这个乌雅氏,怎么又来了,一边让人放乌雅氏进来,所以她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一下头。
乌雅氏第二天的确来了,她们娘娘也的确没让人拦着乌雅氏不让进,这下她算是彻底看明白了,她们娘娘的确想有人陪着说说话。
不光她看出来了,乌雅氏也看出来了,所以第三天她又来了,而且是带着布料和针线来的。
乌雅氏说与其等她们娘娘写完了所以寿字她再开始绣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不如娘娘写一个寿字她就照着绣一个,这样娘娘写完了,她也刚好绣完了。
任谁都听得出这话不对,就算乌雅氏绣功再好,她绣的怎么可能比她们娘娘写得还快,乌雅氏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想多来叨扰她们娘娘几回罢了。
这事的关键就得看她们娘娘想不想被叨扰了,要是想那乌雅氏这话就是不对也是对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