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莲先回答王冬梅的问题,“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到江州时,她已经在江州站住脚了。不过,据小道消息称,她是提前得到了詹大人要升任江州知府的消息,树大好乘凉嘛,詹大人一向对她的种田技艺青睐,想必,就是这个原因,她才来江州的。”
几人点头,觉得高水莲说的很有道理。
高水莲又道:“二太太。您可真的别的一点都不虚。这江湖酒楼日进斗金是真。邱氏稻田虾传遍整个江州,甚至周边几个州城也不假。再与你们说个事,今年全江州城大概有两千多亩地都在稻田里开始养虾,其中。有凤华县主的,罗夫人的……总之,大部分都是达官贵族,只有少数,百十来亩是平民百姓的。你们知道,这么大规模的虾田。是因为谁?”
婆媳面面相觑,只听高水莲一字一句道:“邱氏。”
“若你们不信,可是找个空闲出去走走,西山那边,有邱氏两百多亩上好的水田,全是虾田。”
两百多亩!
当了一辈子泥腿子的吴氏对这个字眼最为敏感,比什么江湖酒楼是江州第一大酒楼,日进斗金都敏感。
婆媳几人一半惊讶,一半怀疑,当天下午就坐着马车出门了。
临出门前,碰到正要出门去军营的高武,几人笑说要出去走走。为此,高武还特地吩咐小厮好生伺候几人。
对于这个越发孝顺的儿子,吴氏心里又喜又得意。
婆媳三人别地儿没去,直奔江湖酒楼。
站在三栋大雁塔似的酒楼面前,吴氏嘴巴张的老大,半天没合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