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新月跟家人久别重逢却是短暂,回去的路上,心情说不出的低落。
“要不,爷带你去街上逛逛?”四爷自然能察觉出身边人的情绪,安慰道。
“会不会,很麻烦?”耿新月想,这儿毕竟是京城,不像是南巡,想来有不少人是认识四爷的。
“嗯,怕是要清场。”四爷实话实说。
若是他自己去逛,他是不喜欢这种排场的。
可带上耿氏,为了她的清誉,不得不如此。
“那还是不了。”耿新月叹气,“爷已经很费心了。”
四爷实在没想到,耿新月出来见一趟家人,整个人像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夜之间长大了。
“无妨。你……在爷面前,不必处处小心懂事。”四爷将眼前人搂入怀中,感受着她的体温,共情着她的情绪。
耿新月不知再说什么,只靠在四爷肩头。
良久,心中不知为什么笼罩上的阴霾自行消散,她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摆弄四爷纤长的手指。
“嗯?好些了?”四爷挑眉,这女子,连伤心难过,都容易分心。
“嗯。好多了。能见家人,是喜事。”耿新月感动是真的,可她穿来这里更多的时光,都是在四爷府上过的。
这些情绪在她看来,确实没有那么深刻而真切。
“爷,不问问我跟家里都说什么了?”
马车在不平坦的路上颠簸,每一次晃动都让车厢内的气氛增添了几分亲近与微妙。
四爷轻轻地调整了自己的坐姿,让肩膀更加靠近耿新月,为她提供一个舒适的依靠。
他的肩膀宽阔而坚实,让耿新月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爷猜,你们进去时间尚短,也就说说家中近况。”四爷的声音低沉,不再言及其他,显然,并不打算过问细节。
耿新月轻轻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嗯。爷猜得准。我弟弟,是跟我同父同母的,明年要科考。”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弟弟金榜题名的那一刻。
马车继续颠簸着前行,耿新月感到有些困倦,她干脆闭上了眼睛,将头轻轻地靠在四爷的肩膀上。
四爷感受到了她身体的重量和呼吸的节奏,顺势将她揽入怀中。
“我是知道的,他从小就刻苦。”耿新月半眯着眼睛,声音中带着一丝梦呓般的朦胧,“回头得去烧烧香,拜拜文曲星,让弟弟高中。父亲也就不必辛劳了。”
四爷静静地聆听着耿新月的话语,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
四爷心底深知,在科考这片广袤的天地里,天下学子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找出路。
别说是他了,即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太子爷,只怕也不敢轻易插手。
皇庄上,暮色渐浓,天边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华灯初上,金黄色的光芒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微风拂过,带来了远处花园的淡淡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耿新月睡得熟,是四爷用斗篷包裹着,抱回的房中。
不是睡觉的时辰,四爷还没有睡意,他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那遥远的天际。
他知道,选拔官员是社稷大事,他虽身为皇族,却也不能左右。
然而,他的心中却有一份期许,若是耿家哥真有本事高中,那么以后的青云路,他或许可以铺垫一二。
广告位置下